青海湖的鱼

畜牧养殖01039

青海湖的鱼,第1张

青海湖的鱼
导读:青海湖里是有鱼的。青海湖里的鱼主要是湟鱼。湟鱼青海湖裸鲤,是青海湖中的特产,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青海湖裸鲤为冷水性鱼类,平时多在湖的浅水区活动觅食,冬季在深水处越冬。海湖,古称“西海”,从北魏起才更名为“青海”,去青海一定要去青海湖走走,西北

青海湖里是有鱼的。

青海湖里的鱼主要是湟鱼。湟鱼青海湖裸鲤,是青海湖中的特产,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青海湖裸鲤为冷水性鱼类,平时多在湖的浅水区活动觅食,冬季在深水处越冬。

海湖,古称“西海”,从北魏起才更名为“青海”,去青海一定要去青海湖走走,西北尽管干旱少雨,但湖泊水系却不少,而且湛蓝的湖面连接天敌,东南沿海大部分都是滩涂和浑浊的近海是难以比拟的!青海湖的面积达4543平方千米,它是我国更大的湖和咸水湖!

你没听错,青海湖水是咸的,跟海水一样它没法喝!吃瓜群众很好奇一个问题,一汪咸水的青海湖中有海洋生物吗?假如抓海洋生物丢到青海湖中能活吗?

青海湖是怎么形成的?是海洋截断了被内陆湖?

青海湖是一个构造断陷湖,在二叠纪时,西北地区还是一片汪洋大海,这不老美整理了一个地球大陆变迁,我们来看看28亿年前时,青海是在哪里!

28亿年前的青海省所在位置

尽管只在浅海,但至少确实是一片海洋!到二叠纪和三叠纪交界时这里已经隆起形成了大陆,而且随着造山运动,逐渐形成了高原!

2亿年前的青海省所在位置

已经变成了内陆地区,但造山运动并未停止,它还在升高!

恐龙灭绝时代的青海

大陆逐渐成型,高山湖泊也开始形成,但请勿以为这样的湖泊就是海洋被截断后形成的内陆海,而是后期因为地形特征形成的淡水湖,你没看出,当年青海湖形成时还是淡水湖!不过当时周围还有100多条河流注入,还外泄进入黄河,至少和外界还是连通的!

青海湖和黄河之间隔了高高的山脉

但到了100万年前的第四纪,青海湖东边的日月山继续隆起,注入黄河的出口消失,青海湖变成了了一个没有出口的闭塞湖,而气候的变化,河水注入量减少,蒸发量却只增不减,湖面不断下降,矿物质逐渐富集,最后形成了咸水湖!

不过到1500年前的北魏时期,环湖一周还超过500千米,到了唐代只剩下了400千米,而现在则只有350千米了!据资料,青海湖年入湖总水量为3628×10^8立方米,而年耗水量却高达4159×10^8立方米,所以连年下降是无法避免的事情,不过自2000年来,降水增加,湖面持续扩大!

2000年,青海湖的面积是425604多平方公里,2013年青海湖湖区面积为433748平方千米。2017年,青海湖面积为443569平方公里。

抓海洋鱼类进青海湖,它能活吗?

所以青海湖是从淡水湖慢慢转变成咸水湖的,从理论上来看,它这个湖里的鱼类都是独立演化的,是从最早期的淡水鱼慢慢转变成能适应咸水的鱼类!

青海湖中的鱼类有青海裸鲤(俗称湟鱼)和硬刺条鳅、隆头条鳅。其中湟鱼的产量更高,年均产量达到了5165吨,不过由于过度捕捞渔业资源衰退,已经列入了保护对象,每年计划性捕捞,让青海湖湟鱼有恢复时间!

贝加尔湖是断层湖,大约在2500万年前形成,大量海洋鱼类被围困在内,而贝加尔湖总共有300多条河流注入,海水逐渐变淡,这些海洋生物逐渐适应了这个环境,因此现在贝加尔湖里有全球独有的淡水海洋生物,比尔贝尔加湖海豹、鲨鱼、海螺和龙虾等!

青海湖的鱼类则刚好相反,从淡水鱼慢慢变成了咸水鱼,而且还生龙活虎!

将海洋鱼类放养青海湖,能生存吗?

青海湖的为含盐量125%,湖水平均矿化度1232克/升,海洋中平均含盐量35‰,也就是35%,大约只有海洋盐度的1/3多一点,因此海洋鱼类很难再如此环境中长期生存,因为海洋鱼类常年在高盐度的海水中生存,体内能保持正常的渗透压,这是鱼类能在咸水生存的原因!

一旦它们到达淡水,或者浓度比较低的水中,水会从浓度低的那头渗透到浓度高的那侧,因此正常情况下淡水鱼和海洋鱼类并不能互换栖息地,否则两个都得挂了!波罗的海几乎就是一个封闭的内海,只有一条狭窄的海峡和大西洋相连,而四周却有超过250条河流汇入,让波罗的海的含盐量只有1%,成为世界上盐度更低的海洋,因此从理论上来看,波罗的海的鱼类如果放入青海湖,适应性应该很不错!

广盐性鱼类

当然各位肯定知道很多洄游鱼类同时能适应海水和淡水,这是因为这些鱼类的体表对水分和盐分的渗透性较低,并且能在浓度不同的海水和淡水中进行渗透压调节,从淡水到海水时会失水导致体液浓度增加,但大马哈鱼会吞入海水补充,并且鱼鳃能排出过多的盐分,肾脏机能减弱,体重和体液浓度恢复到海洋状态!进入淡水时则相反,体内水分增加,通过排水保持平衡!

不过大马哈鱼这种鱼类,洄游开始就不进食了,注定要在洄游的终点死亡,但有其他的广盐性鱼类是可以在青海湖中生存的!另外比如江河入海口的鱼类,它们能适应海水,也能适应淡水,这些鱼类估计问题不是特别大。

不过随意将一种鱼类丢入青海湖,那么未来发生的可能会是生物入侵事件,因为一个全新的生态,没有天敌,如果适应性强的话,未来可能泛滥成灾!这个后果可能是青海湖不可承受之重!

所以能随便放生吗?

现在流行的放生乱象,则已经成为一大公害,比如将陆生龟放归大海,人家往上爬还说是恋恋不舍,捡起来还将它丢得更远!还有的将毒蛇放生在村庄附近,简直就是不谋财却害命!

2019年4月9日,北京青年报报道,数名男子花数万元购买了鱼、小龙虾和大闸蟹,到长春西湖和同心湖放生,这种愚昧且不负责任的行为,将成为小龙虾这种入侵性很强物种的帮凶!

2016年央视就中国绿发会和星云大师共同发起的倡议“爱护野生动物,不随意参与放生”,星云大师呼吁现在的放生走样了,不仅没有公德,还有罪过,这种现象不叫放生,而是放死,假借放生却造成生命财产损失,这叫犯罪!

所以要放生,那么请报备当地的林业草原 、渔业主管部门,获得授权后再放生!不过除了青海湖当地的鱼类,你是不会获得授权的,这种封闭生态非常脆弱!胡乱放生几近谋财害命和犯罪!

青海湖湟鱼资源量十年增长42倍,是如何实现的?

一、青海湖湟鱼资源量十年增长42倍是怎么回事?

在全国第20次人大会上,青海省当地的一位人大代表对青海湖的现状做出了一个说明,这位人大代表在阐述青海湖现状的时候,非常的激动,因为他说,青海湖在通过一系列的生态保护工作之后,黄鱼的资源数量竟然增长了42倍,这种之前被列为濒危物种的鱼类在青海湖这个地方不断的繁衍生息,这是对青海湖当地生态保护工作的肯定。

二、这是如何实现的? 

之所以在十年的时间里面,湟鱼的数量增长了42倍,主要还是依赖于生态保护工作者们对青海湖的付出,因为在此期间,青海湖当地的生态保护工作者们对青海湖内的鱼类做了一个全方位的保护工作,给这些鱼类提供了非常舒适的繁衍生息的环境,没有了过度捕捞和环境破坏,这些鱼类的家园变得非常的宜居所,以青海湖黄鱼的数量才会有这么多的增长。

三、这件事说明了什么?

这件事情充分的说明了青海湖的生态环境已经有了非常大的改变,已经不再是之前那种会让鱼类成为濒危物种的状况了,这也说明了环境保护工作,在青海湖当地推进的非常的顺利,这离不开环境保护工作者们的付出以及当地人们的支持,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青海湖的生态环境将会变得更加的美好,我们也能够和大自然和谐的相处下去。所以将来肯定会有更多的鱼类出现在青海湖里面,青海湖也会变得和以前一样,成为我们国内最美丽的湖泊,当地的旅游业也必将有一个更快速的发展,当地人们的致富之路自然也会变得更加的通畅。

不能,最近一次封湖令到2010年

湟鱼,学名裸鲤,因为它们的身体 *** 没有鳞片,这样,多余的盐和碱才能不受阻挡更好地排出体外。这是它为适应盐涩的湖水而做出的选择。每年小湟鱼在淡水中出生,然后到青海湖中长大,成年后湟鱼再溯河洄游重返故乡,生殖后代。

虽然湟鱼是迄今为止人们发现的最耐盐和碱的鱼,但它们却是淡水鱼。

每年小湟鱼在淡水中出生,然后到青海湖中长大,成年后湟鱼再溯河洄游重返故乡,生殖后代。这是因为青海湖的含盐量太高,它的含盐量达到1249‰到155‰,而且碱度太高,ph值目前已经达到92了,平均都达到92以上了,有的高的地方已经超过10了,高盐度和高碱性,对于湟鱼的性腺发育,成熟是致命的。为了生殖后代,湟鱼只有逆流而上,选择合适的入湖河流作为它们产卵的地方,行程达数百公里。这无疑是一趟艰苦的跋涉。

湟鱼每年的产卵洄游都会给青海湖补充新生的湟鱼资源。但并不是每一条湟鱼都能进行这样的旅行。对湟鱼进行一系列生理分析之后,科研人员注意到150克以上的湟鱼才具有洄游繁殖的能力,而在食物稀少的青海湖,它们要长到这个重量大概需要4年的时间。

特殊的繁殖方式加上缓慢的生长速度使湟鱼一旦减少就很难在短时间内恢复。这些都是人们在30年前没有想到的,那时正是青海湖湟鱼最辉煌的时候。最近的一次封湖令一直到2010年,这保证了越来越多的湟鱼能从这里出发,去往产卵地。

高山冷水适合养殖细鳞鱼、哲罗鱼、雅罗鱼、虹鳟鱼、狗鱼、青海湖裸鲤鱼种。

1、细鳞鱼:属于冷水性山麓鱼类,通常生长在秦岭地区海拔为900-2300米的山涧溪流中,尤其是水质清澈、水流湍急、水底为大型砾石的溪流。生长水域要求富含溶氧,常年水温在20℃以内。进入秋末后,细鳞鱼会在深水潭、河道深槽内越冬。

2、哲罗鱼:属于纯淡水冷水性鱼类,一般生长在湍急的溪流中,夏天喜欢在山林的支流中生活,秋末冬初会游到深水中越冬,翌年春季洄游至溪流中产卵,8月份以后向干流移动。大部分时间都在水深流急、水质清澈、水温较低(20℃以下)、溶氧较高的山区溪流中栖息。

3、雅罗鱼:大部分品种均为冷温性鱼类,广泛分布在欧洲、亚洲大陆冷温带平原地区的江河湖泊中。幼鱼的主食为浮游动物,成鱼的主食为底栖水生昆虫、底栖无脊椎动物,有时也会吃藻类、小鱼、陆生昆虫。

4、虹鳟鱼:属于底层冷水性鱼类,喜欢在清澈、溶氧较多、水温较低、流量充沛的水域中栖息。生活极限温度为0-30℃,生活适温为16-18℃。水温低于7℃或超过20℃时,虹鳟鱼的食欲会下降,生长速度变慢;水温超过24℃时,虹鳟鱼会停止摄食,并逐渐衰弱死亡。

5、狗鱼:属于淡水鱼,广泛分布在北半球的寒带至温带地区,在我国主要分布于黑龙江流域、新疆额尔齐斯河流域。该品种性情凶残,会对其他鱼类发起攻击,还会袭击蛙、鼠、野鸭等动物。

6、青海湖裸鲤:属于冷水性鱼类,适应能力较强,平时喜欢在滩边、深潭、岩缝、大石堆间流水缓慢处栖息。主食为藻类、浮游动物,成鱼还会吞食腐烂的植物碎屑、水生昆虫、其他鱼类。

高山流水鱼养殖技术

1、精准投喂:坚持“四定原则”投喂饲料,具体以投饵后10分钟内吃完为宜。

2、水量控制:网箱养殖应定期清洗网箱,防止藻类和杂质附着,滋生细菌、水霉等病原微生物,影响水体交换导致网箱内水体溶氧不足。

3、病害防控:日常贯彻“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病害防控原则。

青海湖鱼叫青海湖湟鱼,简称“湟鱼”,学名叫做“青海湖裸鲤”,它与产自黑龙江的“鳇鱼”是两种完全不同的鱼。青海湖湟鱼是青海湖中的特产,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青海湖鱼叫什么

湟鱼全身 *** ,几乎无一鳞片,只有稀疏的退化鳞片。湟鱼的祖先是黄河中的鲤鱼,原本有鳞,青海湖形成闭塞湖后,为适应日渐盐涩的湖水,黄河鲤鱼的鳞片逐渐退化。

湟鱼生活在青海湖的半咸水中,但还保留着在淡水中产卵的习惯。在每年的春夏之交,湟鱼成群地逆流而上,向上游浅水区出发,产卵后又回到咸水区生活。

由于青海湖湖水长年低温,生物种类和数量稀少,湟鱼生长极为缓慢,每年约增重一两。

目前青海湖里面最主要的鱼类也是唯一的大型鱼类,就是青海湖裸鱼,大家都称呼为湟鱼,也就是传说中没有鳞片的鲤鱼。湟鱼平时生活在青海湖里,但是到了繁殖季节会逆流,进入青海的周围的淡水河里面产卵,这是淡水鱼进入咸水区域生活的重要特征,在长江口流域也有出现这样的生殖洄游现象。

首先湟鱼禁止私自捕捞,早年间青海湖沿岸为了开垦农田,阶段了淡水河流,导致湟鱼不能洄游产卵,导致种群数量锐减,存量不足原来的四分之一,近几年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才逐渐恢复。食用野生湟鱼是违法行为。

湟鱼的营养物质非常丰富,除了蛋白质还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E、烟酸和钾、钠、钙、镁、磷、硒等微量元素,钾元素含量尤为丰富,这和湟鱼生活在咸水里有很大关系。清蒸、干炸、红烧、炖,熬汤均可,属于肉质非常鲜美的鱼类,青海湖水质不错,所以湟鱼吃起来和海里的鱼还是有一拼。

青海湖裸鲤为冷水性鱼类。喜欢生活在浅水中,也常见于滩边洄水区或大石堆间流水较缓的地方,入冬则潜居于深潭、岩石缝中。适应性强,对生活条件并没有严格的要求。幼鱼阶段以动物性饵料为主食;成鱼杂食性,青海湖中所有的动植物都是其食料,主要食物对象为硅藻、桡足类、枝角类、轮虫类、端足类、水生昆虫、摇蚊幼虫等,甚至其幼鱼及条鳅也为之吞食。由于青海湖地处海拔三千多米的高原上,水温低,食料生物贫乏和生长期短,故此鱼生长缓慢,除之一年生长达35厘米外,一生中的体长生长无明显的阶段,4龄以 *** 重增长较快,体重250克者平均为8-9龄,500克者约为10龄;一般能长到50-60厘米,重约5公斤,25龄;更大个体长可达95厘米,重约65公斤。群体中雄鱼多于雌鱼,繁殖力较低,怀卵量平均为16242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