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冬天大桶可以养泥鳅吗

畜牧养殖025

大棚冬天大桶可以养泥鳅吗,第1张

大棚冬天大桶可以养泥鳅
导读:大桶可以养泥鳅,但是需要注意一些条件。首先,确保大桶内有足够的水量和空间以容纳泥鳅的生长。泥鳅需要一定的游泳空间和水体容积,以确保它们可以自由活动和生长。其次,保持水质的稳定和清洁也非常重要。泥鳅对水质要求较高,尤其是氨氮和亚硝酸盐等有害物

大桶可以养泥鳅,但是需要注意一些条件。

首先,确保大桶内有足够的水量和空间以容纳泥鳅的生长。泥鳅需要一定的游泳空间和水体容积,以确保它们可以自由活动和生长。

其次,保持水质的稳定和清洁也非常重要。泥鳅对水质要求较高,尤其是氨氮和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的浓度要保持在合适的范围内。为了保持水质的稳定,可以使用过滤装置和定期更换和补充水源。

此外,温度也是一个需要注意的因素。虽然泥鳅可以适应不同的水温,但是冬天大棚内的温度通常较低。如果温度过低,泥鳅的活动和生长可能会受到影响。在寒冷的季节,可以考虑加热水源或使用保温设备来维持适宜的水温。

最后,给予泥鳅适宜的饲料也很重要。泥鳅是杂食性动物,可以食用水中的浮游生物、水蚤、水蚯蚓等。可以根据泥鳅的需求进行饲料的补充,确保其获得足够的营养。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只是一般情况下养泥鳅的条件,并不能保证一定成功。具体还要根据大桶的具体情况、水质状况和温度等因素进行调整和管理。因此,在养殖泥鳅之前,更好先了解泥鳅的生态习性和适宜环境,以及与泥鳅养殖相关的技术要点,以提高养殖的成功率。

从名字上看,就知道埃及胡子鲶就是属于外来物种,没错,有好事者从非洲进口埃及胡子鲶,放到南方水域,埃及胡子鲶表现出了惊人的繁殖能力,当年就可以长到2公斤,第二年就可以长到6公斤以上。人工饲养可以长到10公斤以上。,其肉质细腻,几乎没有刺,成为了主要的鱼类来源,渔民高兴得不得了。

谁承想,经过短短几年功夫,这些水域的其他鱼种逐渐消失,埃及胡子鲶泛滥成灾,最终到了不得不利用各种措施灭杀的地步,这又是为什么呢?

埃及胡子鲶繁殖力惊人,与此同时,埃及胡子鲶表现出惊人的杂食性和掠夺性,大肆捕杀其他鱼类,其他鱼类的卵、小鱼会被埃及胡子鲶抢吃一空,根本就没有其他鱼类生活的基本条件。

经过灭杀以后,人们开始尝试人工养殖,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更大的优点就是生长速度快,耐低氧能力强,可以高密度养殖,每平方米可以投放育苗50-100尾。胡子鲶食量惊人,可以达到体重10-15%。人工饲养经济效益可观。日投喂量达到5%即可快速生长。

埃及胡子鲶原产尼罗河流域,属于热带鱼类,适宜在淡水养殖,在温度降低到10℃时开始冬眠,温度降低到7℃以下时大批死亡。因此上,养殖埃及胡子鲶的地域受到很大影响。

在广东省等华南地区,每年的5月份投放3~5厘米的埃及胡子鲶鱼苗以后,经过2~3个月左右就可以长到15~2公斤。打捞以后,在8月份再次投放鱼苗,12月份及时收获。在四川和华中地区,一年可以投放一次,一般在池塘、莲菜地、稻田和水库饲养。

埃及胡子鲶属于底层鱼,池塘养鱼一般要求水深15~2米,可以纯养,也可以在投放家鱼以后,在水温达到10℃以上的时候放入埃及胡子鲶鱼苗,进行混养。

埃及胡子鲶属于杂食性鱼类,以投喂小鱼小虾等肉食类饲料长得最快,单纯利用植物饲喂生长相对较慢,一般搭配植物性饲料不得超过20%为宜。

在华北地区、华东地区和西北地区也可以饲养埃及胡子鲶,只是需要在温度达到10℃以上的时候投放鱼苗,在温度降低到10℃以下的时候尽快捕捞,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友情提示:

埃及胡子鲶和本地鲶鱼有着本质的不同,本地胡子鲶体型较小,下嘴唇长,一般不会超过500克,而埃及胡子鲶属于大型鱼类,生长十分迅速,有8根胡须,上嘴唇包住下嘴唇。

体型区别:野生的马鲛鱼体型较小,人工养殖马鲛鱼的体型比较大。

口腔和肚内颜 *** 别:野生马鲛鱼口腔、肚内颜色都是**,人工养殖的则是黑色。

肉质区别:野生马鲛鱼肉质比较紧实,口感比较好,人工养殖的肉质则比较松散。

身体形状区别:野生马鲛鱼的身体较细、较长,人工养殖的马鲛鱼身体比较短粗。

一、马鲛鱼能人工养殖吗马鲛鱼在我国有分布,从生活环境来看属于海水鱼的一种,野生的马鲛鱼都是生活在海洋之中的。

马鲛鱼属于食材的一种,具有经济价值。

所以,一些养殖者也会选择养殖马鲛鱼。

现在,人工繁育马鲛鱼的行为已经成功了,可以人工养殖马鲛鱼。

不过,养殖马鲛鱼时候需要花费的成本是比较高的,因为马鲛鱼对周围的环境有比较高的要求,在养殖时各种因素都是需要调节的。

而且,马鲛鱼在养殖的过程中也比较容易死亡。

因此,养殖马鲛鱼的经济价值相对来说不会太高。

总体来看,人工养殖它们的行为并不是特别普遍,目前还是以捕捞野生马鲛鱼然后卖掉为主。

二、野生和养殖的有什么区别1、体型区别:野生马鲛鱼和养殖的马鲛鱼在体型方面是不同的,而且有时候体型差异是比较大的。

野生马鲛鱼的体型一般来说都比较小,人工养殖的马鲛鱼体型则比较大,因为人类在养殖它们的时候可以给它们提供充足的食物。

2、口腔和肚内颜 *** 别:若是可以观察到马鲛鱼口腔以及肚子内部的颜色,那么也可以从这个方面来区分。

一般情况下,野生马鲛鱼口腔以及肚子内部的颜色都是**的;人工养殖的马鲛鱼则有很大的差异,颜色一般是黑色的,非常暗。

3、肉质区别:野生和养殖的马鲛鱼肉质也是不同的。

人工养殖的马鲛鱼活动量一般比较小,所以它们的肉质一般是比较松散的,口感差一些;而野生马鲛鱼的肉质则是比较紧实的,口味比较好。

4、身体形状区别:从身体形状来看,野生马鲛鱼和人工养殖的马鲛鱼也是不同的。

野生马鲛鱼的形状一般是比较细、比较长的;而人工养殖马鲛鱼的形状则是粗、比较短的。

由于黄鳝适应能力强,耐低氧,对环境要求不十分严格,且养殖技术简单易学,许多养殖户利用房前屋后的小池塘进行养殖,投资少,成本低,经济效益十分可观。现将小池塘养殖黄鳝技术简述如下,供参考: 一、合理建造鳝池 黄鳝的饲养池应选择在避风向阳,靠近水源的地方建造,可在房前屋后的空地、土坑、水沟边及田边地角等处建小池塘。鳝池的面积一般以50平方米~100平方米为宜,对于庭院小规模养殖,每口池以10平方米左右为宜。池深1米~15米,可用水泥、条石、砖块和三合土等材料建造,最后一定要用水泥勾缝。池壁顶部要用砖块做成“T”字型,池坎顶部应高出水面30厘米以上,进、排水管和溢水管必须用铁丝网牢固封闭,严防黄鳝外逃。池子建好后,池内放入30厘米厚的泥土,再投入石块、砖头,以便黄鳝打洞穴居。泥面保留10厘米左右的水层,以便黄鳝穴居时头伸出洞口观察觅食或呼吸。最后,在池面上栽些水生植物,如茭白、慈菇、水浮莲等,但要求其所占水面在一半以下。 二、科学放养鳝种 黄鳝池经消毒注水后,等水温上升到15℃以上时,即可投放鳝种。放种时,应将鳝种用3%~4%的食盐水浸洗15分钟~20分钟,杀灭其体表的病原体。投放时,要求同一口池的鳝种规格必须整齐,每千克约30尾~40尾的鳝种,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50尾~150尾。为了保持泥土中水和空气的畅通,可按每平方米放养8尾~10尾泥鳅,让其上下窜动,改善水体环境,提高溶氧水平。 三、注重饲料投喂 黄鳝是以肉食为主的杂食性鱼类,特别喜欢吃鲜活饵料,如小鱼虾、蚯蚓、蝇蛆、螺蚌肉、蚕蛹、禽畜内脏等,也可投喂一些植物性饲料,如米糠、麦麸、豆渣等。黄鳝一旦习惯于某种饲料后就较难改变其食性,并且具有昼伏夜出寻食的习惯,因此在鳝种入池后,必须进行饲养驯化工作。首先在入池后3天~5天内不投饵,然后用动物性和植物性饲料配合投喂。投饵量应由少到多。投饲时间从傍晚开始,逐步提前投饲时间,直至能吃多种配合饲料,且能在上午9时、下午4时左右摄食为止。黄鳝在水温15℃以上时开始摄食,25℃~30℃时摄食旺盛,因此5月~9月应加强投喂,一般投饲量为鱼体重的3%~5%。在6月~8月的生长旺季,投饲量可增加到6%~7%。 四、加强饲养管理 黄鳝喜欢生活在溶氧充足的水体中。当发现黄鳝经常将头伸出水面,摄食减少,即说明水中缺氧,应及时更换池水。一般春秋季节6天~8天换水一次,夏季2天~3天换水一次,如长期有微流水流入更好。同时,每天应清除池中残饵或杂物。进入冬季黄鳝冬眠时,可将池水放干,并在底泥上面铺一层稻草或麦秸,以保温保湿。由于黄鳝是无鳞鱼,易受病菌、寄生虫侵袭,再加上它对多种药物敏感,所以病害防治工作至关重要。黄鳝常见的疾病有水霉病、梅花斑病、腐皮病、发烧病等。

体型区别:野生的黄花鱼体型小,人工养殖的体型大。

颜 *** 别:野生的颜色是透明或微**,人工养殖的颜色是灰白色。

身体形状区别:野生黄花鱼身体薄而扁平,养殖的身体厚而肥。

内脏区别:野生黄花鱼的内脏比较干净,人工养殖的内脏有污浊物。

肉质区别:野生的黄花鱼肉质比较紧实,人工养殖的肉质比较松。

一、黄花鱼有养殖的吗黄花鱼在我国是属于一种比较常见的鱼。

野生的黄花鱼生活在海洋之中,属于海鱼。

另外,黄花鱼也是可以人工养殖的。

不过,由于黄花鱼本身生活在海洋之中,适应海洋环境,所以人工养殖时难度相对来说比较大,而且需要注意的事项是比较多的,水环境中的各种因素都是需要注意的,不然黄花鱼的生长状态会不好。

野生的黄花鱼和人工养殖的黄花鱼具有比较大的差异,它们在很多方面都是不同的。

总体来看,人工养殖的黄花鱼质量不如野生的好。

二、黄花鱼养殖和野生的有什么区别1、体型区别:人工养殖的黄花鱼和野生黄花鱼的体型就是不同的。

野生黄花鱼的体型比较小,但人工养殖的黄花鱼体型相对来说比较大,有时候体型的差异很大,很明显可以区分出来。

2、颜 *** 别:人工养殖和野生黄花鱼的颜色也是不同的。

野生黄花鱼的颜色是透色的或者是微**的,人工养殖黄花鱼的颜色则是灰白色的。

3、身体形状区别:二者身体的形状也有一定的差异。

野生黄花鱼形状是比较薄,比较扁平;人工养殖黄花鱼的形状则是比较厚,比较肥的。

4、内脏区别:野生黄花鱼和人工养殖黄花鱼的内脏也是不同的,若是可以剖开它们的身体则可以明显看到。

野生黄花鱼的内脏比较干净,但人工养殖的黄花鱼内脏有一些污浊的物质。

5、肉质区别:二者肉质也有比较明显的差异。

野生黄花鱼由于活动比较多,肉质就比较紧实;但人工养殖的黄花鱼活动量不大,所以它们的肉质就会松散一些。

(1)规格:自然水体中的野生泥鳅,天然繁育增殖,不同生长阶段的泥鳅,其个体大小是参差不齐的。人工养殖的泥鳅为了便于管理,购苗时一般会选择规格较为整齐的,大小均一,养殖出的商品泥鳅大小也不会相差太大。

(2)颜色:野生的泥鳅因为常年在淤泥中钻行,因此会出现体表泛黄的状态;人工养殖的泥鳅生活在干净的水体中,吃的是饲料,体表看起来要偏向黑色一些。

(3)体型:野生泥鳅需野外捕食,活动量比较大,一般体身细长而瘦;养殖的泥鳅由于喂饲料,身体比较肥而短,个头比较大。

(4)品种:养殖泥鳅的苗种多数也是人工繁殖而来,所以品种较为一致。野生泥鳅品种可能不止一种,也会有野杂鱼和个体小的黄鳝混在其中。

(5)进食:野生泥鳅多以浮游生物、有机碎屑、动物腐尸为食,不喜食人工饲料;而养殖泥鳅却恰恰相反。

(6)反应:野生泥鳅要比养殖泥鳅胆小,受到惊吓并且迅速散开那么就是野生泥鳅。

泥鳅(学名: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 ),属鳅科泥鳅属。形体小,细长,只有3~4寸。且它体形圆,身短,皮下有小鳞片,颜色青黑,浑身沾满了自身的粘液,因而滑腻无法握住。前段略呈圆筒形。后部侧扁,腹部圆,头小、口小、下位,马蹄形。眼小,无眼下刺。须5对。鳞极其细小,圆形,埋于皮下。体背部及两侧灰黑色,全体有许多小的黑斑点,头部和各鳍上亦有许多黑色斑点,背鳍和尾鳍膜上的斑点排列成行,尾柄基部有一明显的黑斑。其他各鳍灰白色。泥鳅广泛分布于亚洲沿岸的中国、日本、朝鲜、俄罗斯及印度等地。在中国分布各地。南方分布较多,北方不常见。全年都可采收,夏季最多,泥鳅捕捉后,可鲜用或烘干用。可食用、入药。泥鳅被称为"水中之参",生活在湖池,是营养价值很高的一种鱼,它和其它的鱼不相同,无论外表,体形,生活习性都不同,是一种特殊的鳅类。

泥鳅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可暖中焦。《本草纲目》说其“暖中益气”;入肾经可补益肾气、利小便;另外,泥鳅还可解酒。《本草纲目》说其“醒酒,解酒毒”。其成分含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糖类、钙、磷、铁、尼克酸、灰分等。豆腐为良好的清润益气之品,其味甘,性凉,归脾、胃经。豆腐可清热解毒,可解酒毒,还可解硫磺毒。豆腐还有滋阴润燥、益气和胃的功效,还可养血增乳,故适用于妇女产后乳汁少的补养和滋润。泥鳅炖豆腐取二者清热利湿、补中益气、解毒之效,是营养价值很高的炖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