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味地黄丸的功效与主治

植物种植039

六味地黄丸的功效与主治,第1张

六味地黄丸的功效与主治
导读: 六味地黄丸的功效与主治  你知道六味地黄丸的功效与主治是什么吗?六味地黄丸是一种中医药经典验方,其功效强大,能够治疗非常多的病况。很多人想知道六味地黄丸的功效与主治。下面是我帮大家收集的六味地黄丸的功效

六味地黄丸的功效与主治

 你知道六味地黄丸的功效与主治是什么吗?六味地黄丸是一种中医药经典验方,其功效强大,能够治疗非常多的病况。很多人想知道六味地黄丸的功效与主治。下面是我帮大家收集的六味地黄丸的功效与主治分析,感兴趣的朋友赶紧来了解一下吧。

六味地黄丸的功效与主治1

  一、治疗高血压

 中医无“原发性高血压”一名,根据临床表现可归属于“眩晕”、“头痛”等病的范畴,多因肝肾阴虚,肝阳上亢,致本虚标实。原发性高血压大多为中老年人,这个年龄段的患者大多正气已虚,肾精不足,常是其主要矛盾,部分患者或在邪实的病理基础上发病。正如明代医学家张景岳所说:“眩晕一证,虚者居其十之八九,而兼火兼痰者,不过十之一二耳。”所以在临床上抓住肾虚这一主要矛盾,以补肾为主辨证治疗,六味地黄汤具有滋补肾阴之功效,主治肾阴不足之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耳聋、自汗盗汗、舌红口干。由于切合病机,故临床疗效较满意,且降压作用平稳而持久,对各期、各种程度的高血压病均有明显的降压作用,在缓解临床症状方面效果特别明显。

  二、治疗糖尿病

 糖尿病大多是由于内热炽盛,阴伤津亏,脾肾两虚所致。本病主症为口干舌燥,渴而多饮,根据辨证为肾阴不足,阴伤津亏,故以六味地黄丸滋阴补肾,辅以大麦冬、天花粉、肥知母、玉竹等以增加其滋阴润肺生津的作用。上述药物,据报道对降血糖、尿糖有较好疗效,涵之以玉米须更增强其降糖之功,有实验表明,该药能改善胰岛素的`抵抗作用。

  三、抗肿瘤

 六味地黄丸能提高治疗疗效及减轻肿瘤放、化疗及药物治疗的毒副作用,同时增强免疫力,因此对肿瘤有很好的辅助治疗效果。

六味地黄丸的功效与主治2

  1、治疗失眠

 一般失眠属心肾不交之不寐,在正常情况下,心火下降于肾,与肾阳共同温煦肾阴,使肾水不寒,同时肾水上济于心,与心阴共同涵养心阳,使心火不亢,维持心肾相交,水火相济的动态平衡;肾水不能上滋,则心火独亢,而症见失眠、烦躁等心肾不交之症,因此在滋阴补肾的同时佐以清心火,安神之品,维持心与肾在阴阳水火之间的动态平衡,达到心肾相交,失眠自除。

  2、治疗泌尿系结石

 大多医师以清热利尿排石而治,其实泌尿结石往往是由于湿热下注,煎熬尿液,蕴结成石,但邪之所凑,必有正虚,所以在清热利尿、排石通淋的基础上还应该补肾,肾虚有阳虚和阴虚之分,一般以阴虚多见,则六味地黄丸加排石化石之金钱草、海金沙等,加大黄鼓动结石下行,再加滑利窍道之滑石、车前子。在治疗泌尿系结石时应同时补肾的另一个原因是,利尿能伤阴,可能出现口干、头晕、舌红、脉细数等肾阴虚的症状,当出现这些症状时应当改用滋阴补肾兼利尿的 *** ,方用知柏地黄汤加味治疗而获效。

  3、治疗咳嗽

 “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肾阴不足,相火偏旺,上耗母气致肺阴耗伤,肺失滋润而久咳不止,痰少咽干,治疗以六味地黄汤滋补肾阴加瓜蒌、贝母、麦冬、五味子化痰止咳、润肺生津。全方使肾阴充足,肺得滋润则咳止,有水能润金之妙。

师父张胜兵接诊了一个白血病术后伴低烧几个月的患者,只吃了5付中药,热就退了,各种症状明显改善,那么师父是如何治疗的呢?

现将病案介绍如下:

患者女,34岁,患有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做了骨髓移植后,出现了肾损伤,最近两个月来傍晚出现低烧(多次核酸检测均为阴性),西医没有办法有效处理,患者每天下午5点开始,先是怕冷,然后开始发热,一直到半夜10-11点左右醒后满头大汗,出了汗以后烧就会退下来。饭量很小,虽然感觉没有饱,但饭到口里又不想下咽,午休后会吐,即使眯一小会儿,醒了以后也容易吐。睡眠质量不好,感觉特别烦躁,多梦易醒。肾积水,右侧肾区感觉胀痛,有一跳一跳的感觉,尿频,小便到后段感觉灼热,尿乳白色,伴粘稠状如浓痰样东西,偶尔还有血色。夜起2-3次,大便可。

患者舌淡苔白腻,根部偏腐,舌中凹陷,舌下脉络瘀阻。左脉滑数有力,略涩,关小豆,浮而搏指,略有结代;右脉滑小数略涩,迟沉细。

这么多情况,应该怎么用药呢?用一个方剂能解决问题吗?用几个方剂,是直接堆积,还是合方化裁?又该如何化裁呢?且看师父是如何处方的。

处方:

泽泻20g、茯苓15g、猪苓15g、白术15g、滑石15g、阿胶10g(烊化兑服)、通草6g、萆薢15g、石菖蒲15g、苦杏仁10g、豆蔻6g(后下)、薏苡仁30g、淡竹叶10g、甘草6g、厚朴10g、法半夏15g、黄芩10g、竹茹15g、茯神15g、枳实10g、陈皮15g、佩兰10g(后下)、藿香10g(后下)、车前草15g、小蓟10g,5剂。

二诊:患者吃了上方后,各种症状都好转,困扰了患者几个月的低烧、失眠、胃口不好的问题都明显好转。只是小便问题还有,大便偏干。在上方的基础上加栀子、柴胡、木通、生地。

处方如下:

泽泻20g、茯苓15g、猪苓15g、白术15g、滑石15g、阿胶10g(烊化兑服)、通草6g、萆薢15g、石菖蒲15g、苦杏仁10g、豆蔻6g(后下)、薏苡仁30g、淡竹叶10g、甘草6g、厚朴10g、法半夏15g、黄芩10g、竹茹15g、茯神15g、枳实10g、陈皮15g、佩兰10g(后下)、藿香10g(后下)、车前草15g、小蓟10g、栀子10g、柴胡25g、木通10g、生地黄30g,7剂。

从患者的病程和症状来看,患者的情况比较复杂,即有移植手术后人体元气虚损,又有中焦脾胃虚弱,脾强胃弱,知饥而不欲食,睡后易呕,同时又有失眠多梦,胆郁痰扰,而且还有尿频之淋证,即有灼热血尿之血淋,又有尿白浊之膏淋,最主要的是真阴亏虚、三焦湿热之下午低热,至半夜则汗出而解。

复杂的病证,用单方肯定是无法解决全部问题,必须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进行合方化裁,对于这个患者的情况师父用到了猪苓汤、三仁汤、黄芩滑石汤、温胆汤、程氏萆薢分清饮,复诊时还用到了小蓟饮子,诸方合方化裁,有的用到了全方,有的只是用了其中的几味药,但取其方意,所有一切都是根据患者情况而设,故效果很好。

下面我们先看一下所涉诸方:

猪苓汤,出处《伤寒论》,主治:水热互结证。小便不利,发热,口渴欲饮,或心烦不寐,或兼有咳嗽、呕恶、下利,舌红苔白或微黄,脉细数。又治血淋,小便涩痛,点滴难出,小腹满痛者。

组成:猪苓(去皮)、茯苓、泽泻、阿胶、滑石(碎)各等份。方中以猪苓为君,取其归肾、膀胱经,专以淡渗利水。臣以泽泻、茯苓之甘淡,益猪苓利水渗湿之力,且泽泻性寒兼可泄热,茯苓尚可健脾以助运湿。佐入滑石之甘寒,利水、清热两彰其功;阿胶滋阴润燥,既益已伤之阴,又防诸药渗利重伤阴血。五药合方,利水渗湿为主,清热养阴为辅,体现了利水而不伤阴、滋阴而不碍湿的配伍特点。水湿去,邪热清,阴津复,诸症自除。本方可用于热淋、血淋、尿血之属于水热互结而兼阴虚者。用治热淋,可加栀子、车前子,以清热利水通淋;用治血淋、尿血,可加白茅根、大蓟、小蓟以凉血止血。

三仁汤,出自《温病条辨》,组成:杏仁、半夏、飞滑石、生薏苡仁、白通草、白蔻仁、竹叶、厚朴。主治:湿温初起及暑温夹湿之湿重于热证。头痛恶寒,身重疼痛,肢体倦怠,面色淡黄,胸闷不饥,午后身热,苔白不渴,脉弦细而濡。本方是治疗湿温初起,邪在气分,湿重于热的常用方剂。方中杏仁宣利上焦肺气,气行则湿化;白蔻仁芳香化湿,行气宽中,畅中焦之脾气;薏苡仁甘淡性寒,渗湿利水而健脾,使湿热从下焦而去。三仁合用,三焦分消,是为君药。滑石、通草、竹叶甘寒淡渗,加强君药利湿清热之功,是为臣药。半夏、厚朴行气化湿,散结除满,是为佐药。综观全方,体现了宣上、畅中、渗下,三焦分消的配伍特点,气畅湿行,暑解热清,三焦通畅,诸症自除。

黄芩滑石汤,亦出自《温病条辨》,组成:黄芩、滑石、茯苓皮、猪苓各9g,大腹皮6g,白蔻仁、通草各3g。主治:湿温邪在中焦,发热身痛,汗出热解,继而复热,渴不多饮,或竞不渴,舌苔淡黄而滑,脉缓。本方以黄芩苦寒清热燥湿,滑石,茯苓皮,通草,猪苓清利湿热,白蔻仁,大腹皮化湿利水,兼以畅气,使气化则湿化。众药合用,则湿祛热清,诸症自解。

温胆汤,出自《三因极一病证方论》。组成:半夏、竹茹、枳实、陈皮、甘草、茯苓。

主治:胆郁痰扰证。胆怯易惊,头眩心悸,心烦不眠,夜多异梦;或呕恶呃逆,眩晕,癫痫。苔白腻,脉弦滑。本方证多因素体胆气不足,复由情志不遂,胆失疏泄,气郁生痰,痰浊内扰,胆胃不和所致。若胆为邪扰,失其宁谧,则胆怯易惊、心烦不眠、夜多异梦、惊悸不安;胆胃不和,胃失和降,则呕吐痰涎或呃逆、心悸;痰蒙清窍,则可发为眩晕,甚至癫痫。

方中半夏辛温,燥湿化痰,和胃止呕,为君药。臣以竹茹,取其甘而微寒,清热化痰,除烦止呕。半夏与竹茹相伍,一温一凉,化痰和胃,止呕除烦之功倍;陈皮辛苦温,理气行滞,燥湿化痰;枳实辛苦微寒,降气导滞,消痰除痞。陈皮与枳实相合,亦为一温一凉,而理气化痰之力增。佐以茯苓,健脾渗湿,以杜生痰之源;煎加生姜、大枣调和脾胃,且生姜兼制半夏毒性。以甘草为使,调和诸药。综合全方,半夏、陈皮、生姜偏温,竹茹、枳实偏凉,温凉兼进,令全方不寒不燥,理气化痰以和胃,胃气和降则胆郁得舒,痰浊得去则胆无邪扰,如是则复其宁谧,诸症自愈。

萆薢分清饮有二,其一出自《医学心悟》,因其作者为程国彭,故称程氏萆薢分清饮。组成:川萆薢、黄柏、石菖蒲、茯苓、白术、莲子心、丹参、车前子。主治:赤白浊属湿热者。诸淋。方中以萆薢、菖蒲利湿化浊,配伍黄柏、车前子等,其药性偏凉,故偏于治疗下焦湿热而致白浊之证。肾与膀胱相表里,肾气虚弱,则不能固摄,膀胱开阖失司,湿浊下注,则分清泄浊功能失调,以致小便混浊不清。本方以川萆薢为主药,有利湿清热、化浊分清作用,故称萆薢分清饮。

小蓟饮子,出处《济生方》,组成:生地黄、小蓟、滑石、木通、蒲黄、藕节、淡竹叶、当归、山栀子、甘草。主治:热结下焦之血淋、尿血。尿中带血,小便频数,赤涩热痛,舌红,脉数。本方证因下焦瘀热,损伤膀胱血络,气化失司所致。方中小蓟甘凉入血分,功擅清热凉血止血,又可利尿通淋,尤宜于尿血、血淋之症,是为君药。生地黄甘苦性寒,凉血止血,养阴清热;蒲黄、藕节助君药凉血止血,并能消瘀,共为臣药。君臣相配,使血止而不留瘀。热在下焦,宜因势利导,故以滑石、竹叶、木通清热利水通淋;栀子清泄三焦之火,导热从下而出;当归养血和血,引血归经,尚有防诸药寒凉滞血之功,合而为佐。使以甘草缓急止痛,和中调药。诸药合用,共成凉血止血为主,利水通淋为辅之方。

张胜兵中医作品七部, *** 京东有售!挂号张老师,可获取签名书以及与张老师合影留念!

患者的主要病机是阴虚发热,湿热互结,故显下午发低热,夜半汗出而解,下有热淋、血淋诸淋证,故选用猪苓汤,即可清热利湿,又可治热淋、血淋,一方多用,是为主方,加小蓟以增强凉血止血的作用,加车前草以利湿清热。又因尿色白浊,故合治下焦湿热而致白浊之证的萆薢分清饮,而且是只用萆薢与石菖蒲这一药对,取其分清泻浊之意,未用全方。患者湿气弥漫三焦,湿热互结,故用三仁汤而去三焦之湿,用黄芩滑石汤中部分主药而兼清其热。黄芩滑石汤与三仁汤均用蔻仁,通草,滑石以清热祛湿,治疗湿温。但黄芩滑石汤中尚配黄芩,二苓,大腹皮,为清热化湿并施之剂,其清热作用强于三仁汤,适用于邪滞中焦,湿热并重,胶着不解者;三仁汤则用杏仁,苡仁,竹叶,半夏,厚朴,于化气利湿之中佐以清热,其祛湿作用优于黄芩滑石汤。而两方合用,清热与祛湿并重,加强了祛湿清热的作用,因三仁汤已有理气之药,故去黄芩滑石汤中大腹皮、茯苓皮等行气药,只取其清热之意。而患者还有心烦不眠,夜多异梦,睡后易吐,故用治胆郁痰扰的温胆汤。温胆汤中半夏即可燥湿化痰,和胃止呕,竹茹清热化痰,除烦止呕。半夏与竹茹相伍,化痰和胃,止呕除烦,同时加佩兰、藿香以芳香醒脾,祛湿化浊。上述各方,加减化裁,巧妙融合,药不多而效却著。二诊时诸症皆有好转,唯余小便问题,故在原方基础上加小蓟饮子之方意,加强清热止淋之功。

医者难在不能识证,没有准确辨证,所以不能因证论治。

然而更难的是识证而仅知一二,对于在错综复杂的多种病证中,如何找到主证,找到诸证切合点,茫然无绪。

另外找到主证和切合点后,又该如何谴方用药,则又是难中之难。

从上面师父合方用药中,可以给大家一些启示,我们可以窥得师父对复杂病机处方的一些思路,同时对如何进行合方加减和化裁,更有很大帮助。

如能仔细推敲,对学习中医将大有裨益。

一提到六味地黄丸,大家肯定都知道,那句广告词:“治肾亏不含糖,xxx浓缩六味地黄丸。”治肾亏成了六味地黄丸家喻户晓的功效,加之现在男同志们的难言之隐,让大家觉得这小小一丸让男性问题十拿九稳,因使得六味地黄丸的销量大增,成为了本世纪最畅销的中成药之一。

有关六味地黄丸你到底知道多少?它真的只治成年人肾亏吗?就算是治肾亏,你用对了吗?下面让我们通过此文好好了解下这个千古名方。

1六味地黄丸的前世今生

“六味地黄丸”原是给小孩子用的,首见于宋代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丹皮、茯苓六味中药组成,起滋阴补肾之效,用于治疗小儿发育不良,表现为立迟、行迟、发迟、齿迟、语迟的“五迟”证,想不到吧,它是个不折不扣的儿科方剂,而这个方又源自东汉张仲景所著《金匮要略》的“崔氏八味丸”,去掉其中桂,附二味组成。

为啥钱乙要去掉医圣仲景“八味丸”中的桂附二味呢?

小儿乃纯阳之体,先天肾精不足,发育迟缓,故不宜使用桂,附二味辛温之物,遂去之,因其临床疗效较佳,一直是古代儿科的常用方剂,后世逐渐将其运用到成人之中沿用至今。这个起源也很好的说明了中医补肾之法的灵活多变,因此,六味地黄丸不单单是补肾这么简单,下文将会介绍六味地黄丸的正确用法。

2六味地黄丸正确使用 ***

肾亏,也就是肾虚。中医将肾虚分之为肾阴虚证,肾阳虚证,肾气不固证。何为以上病证呢?简单罗列一些特征性症状,大家可以比对比对。

肾阴虚证: 头晕耳鸣、腰膝酸痛、失眠多梦、潮热盗汗、五心烦热、咽干颧红,舌红少津液,脉细数;

肾阳虚证: 腰膝酸软、畏寒怕冷、精神不振、舌淡胖苔白、脉沉弱无力为主,可兼见男子阳痿早泄,妇女宫寒不孕;

肾气不固证: 腰膝酸软,小便频数清长,滑精早泄,经带量多,滑胎小产,舌淡苔白,脉细弱沉。

大家可以看到所有六味地黄丸的药物说明书上的功效写的都是“滋补肾阴”四个大字,因此它是治疗肾阴虚证的。通过以上你会发现,不管是哪种肾虚,都会出现腰膝酸软,所以你不能只因为腰酸而去选择盲目服用六味地黄丸。 都是需要辨证的,辨证! 如果你是肾阳虚,肾气不固证,盲目使用不仅没效,病情反而会加重。

3六味地黄丸的衍生方

后世在六味地黄丸的基础上加减从而衍生出更多成方,扩大了适用范围。

杞菊地黄丸 ,加入枸杞和菊花,功用滋肾养肝,适用于肝肾阴亏证,眩晕耳鸣,羞明畏光,迎风流泪,视物干涩昏花的患者。

知柏地黄丸, 加入知母和黄柏,功用滋阴降火,常用于阴虚火旺证,潮热盗汗,口干咽痛,耳鸣遗精,小便短赤的患者。

耳聋左慈丸, 加入煅磁石和柴胡,功用滋肾平肝,通耳窍,常用于肝肾阴虚证,耳鸣耳聋,头晕目眩症状明显者。

麦味地黄丸, 加入麦冬和五味子,功用滋肾养肺,适用于肺肾阴亏证,潮热盗汗,咽干咳血,眩晕耳鸣,腰膝酸软,消渴的患者。

归芍地黄丸 ,加入当归和白芍,功用滋肝肾,补阴血,清虚热,适用于肝肾两亏,阴虚血少证,头晕目眩,耳鸣咽干,午后潮热,腰腿酸痛,脚跟疼痛的患者。

中医的核心在于“辨证论治”,就算是随处可以买到的中成药也是需要辨证的,不能随意使用,否则会适得其反。

4六味地黄丸的现代运用

在辨证的基础上,对于六味地黄丸这一经典方通过加减广泛应用于临床内、外、妇、儿、眼、耳鼻喉、皮肤、骨伤、肿瘤、传染病、急症等各个科别。其中以运用其加减治疗肾炎,肾病综合征,糖尿病,高血压病等最为常见。

通过以上描述,相信大家对六味地黄丸会有一个整体而正确的认识,也对中医治病的核心“辨证论治”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作者:殷淑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