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灵岩寺的景区介绍

花草树木014

济南灵岩寺的景区介绍,第1张

济南灵岩寺的景区介绍
导读:辟支塔始建于宋淳化五年(994年),竣工于嘉祐二年(1057年),历时63年完工。“辟支”出于佛教,音译为“辟支迦佛陀”,略称“辟支佛”,辟支塔,意即辟支佛塔。辟支塔为一座八角九层楼阁式砖塔,塔高557米,塔基为石筑八角,上有浮雕,镌刻有古

辟支塔

始建于宋淳化五年(994年),竣工于嘉祐二年(1057年),历时63年完工。“辟支”出于佛教,音译为“辟支迦佛陀”,略称“辟支佛”,辟支塔,意即辟支佛塔。辟支塔为一座八角九层楼阁式砖塔,塔高557米,塔基为石筑八角,上有浮雕,镌刻有古印度孔雀王朝阿育王皈依佛门等故事。塔身为青砖砌就,各层皆施腰檐,下三层为双檐,二至四层檐下置平座。塔檐与塔径自下而上逐层递减,收分得体。塔内一至四层设塔心柱,内辟券洞,砌有台阶,可拾级而上,自第五层以上砌为实体,登塔须沿塔壁外腰檐左转90度进入上层门洞。塔身上置铁质塔刹,由覆钵露盘、相轮、宝盖、圆光、仰月、宝珠组成,自宝盖下垂八根铁链,由第九层塔檐角上的八尊铁质金刚承接,在塔内延续到地下,起避雷作用。辟支塔气势雄伟、造型美观、结构复杂、比例适当,呈典型的宋代风格,为灵岩寺标志性建筑。宋代文学家曾巩有诗赞曰“法定禅房临峭谷,辟支灵塔冠层峦”。

千佛殿

因殿内供置众多佛像得名。此殿始建于唐贞观年间,(627一649年),宋嘉祐和明嘉靖、万历年间重修,现存木结构为明代建筑。千佛殿依山建于高大的台基之上,其面阔七间,进深四间,单檐庑殿顶,举折平缓,出檐深远。檐下置疏朗宏大的斗拱,木棱彩绘华丽,檐角长伸高耸,有展翅欲飞之势。前檐下立有八根石柱,柱础皆雕刻有龙、凤、花、叶、水波及莲瓣、宝装荷花等纹样,雕工精美,凸显唐宋之风。

殿内正中塑有通体贴金的“三身佛”。中为“法身”,指佛先天具有的佛法体现于自身,名为毗卢遮那佛,由藤胎髹漆塑造,宋治平二年(1065年)从钱塘运至灵岩。东侧为“报身”,名卢舍那佛,为明成化十三年(1477年)用2500公斤铜铸成。西为“应身”,名释迦牟尼佛,也为铜质,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铸造。佛像头顶有螺形肉髻,体态雍容,眉骨高凸,目光凝重。三尊佛像皆结跏跌坐,仪容端庄,衣纹流畅,服饰简洁,极具艺术感染力。

千佛殿最受广大游客和专家们称道的是四十尊彩色泥塑罗汉像,其中有三十二尊塑于宋治平三年(1066年),八尊补塑于明万历年间(1573一1620年)。这些塑像皆坐于80公分高的砖砌束腰座上,罗汉像顶距座面高度在105至110公分之间。古代艺术家们在塑造这些罗汉像时,打破传统的佛教造像模式,侧重于写实,具有浓郁的世俗气息和现实生活情趣,以形写神,以神表情,以情现心,重在体现每尊罗汉的个性与特点,重在刻画出罗汉的内心世界,使之真实、生动,更接近于生活。观其形态,或端恭、或柱杖、或合掌、或趺坐,或口讲手指、或侧耳细听,无不准确生动。察其神情,有的勇猛、愠怒,有的和善、老成,有的据理力争,有的闭眸沉思,有的笑容可掬,有的俯首低吟,有的纵目远眺,无不细致入微。看其气质,有的清姿秀骨,有的寒伧潦倒,有的雍容华贵,无不形象传神,可谓是栩栩如生,呼之欲动。此外,人体与衣饰的关系处理也非常得当,线条的曲直、虚实与起伏,动作瞬间的衣褶变化,织物的质感,都表现的准确而生动,节奏感极强。一位医学界人士说,透过罗汉的袈裟,能看出古人对人体解剖学的准确把握。另外,1982年维修时还发现,这些彩塑罗汉还像人体一样有腹腔,腹腔内有用丝绸做的五脏六腑,此外还有五铢钱、开元通宝和宋代前三朝的铜币及宋代铜镜、墨书题记等文物。 1912年,清末学者梁启超来此游览,赞誉千佛殿泥塑罗汉像为“海内之一名塑”,并亲笔写下了碑碣。1987年,贺敬之来灵岩参观千佛殿后写下了“传神何妨真画神,神来之笔为写人。灵岩四十罗汉像,个个唤起可谈心”的诗句。艺术大师刘海粟来灵岩观后,挥笔写下“灵岩泥塑,天下之一,有血有肉,活灵活现”的赞语。

墓塔林

灵岩寺历代高僧的墓地。塔林中现有北魏、唐、宋、金、元、明、清历代石质墓塔167座,墓志铭、石碑81通。墓塔一般由塔座、塔身、塔刹组成,塔座呈方形、圆形、八角形,有浮雕装钸。塔身较高大,上刻僧人法名年号。塔刹则有相轮、覆盆、仰月、宝珠、花卉、龙图等图案造型。墓塔旁通常有墓碑,记载着高僧的经历,它见证了灵岩寺的历史沿革,是研究佛教发展史的珍贵史料。

墓塔林中部为一南北甬道,其北端建有砖石结构、单层重檐式北魏祖师塔(法定墓塔),甬道两侧列峙全石结构群塔,依塔身形制分为方碑形塔、钟形塔、鼓形塔、穿堵婆塔(喇嘛塔)、经幢式塔、亭阁式塔六种。

墓塔林,是一座积淀丰厚的古代石刻艺术博物馆。墓塔,造型各异,结构细腻,布局合理;雕刻,内容丰富,技法多样,精美绝伦。如塔座束腰,雕有各种艺术形象,有承重的力士,在重压下咀巴大张,面部扭曲,四肢与腰背曲弯,全身肌肉突起,给人以力的夸张和负重的艰辛;有的雕骑士身跨雄狮,手执曲棍击打马球的场景;有的雕嬉戏玩耍的幼狮,憨态可鞠;还有的雕衣带飘逸、长绸舞动的娱乐场景等,一幅幅浮雕,无一不显现出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高超的雕刻技艺。

卓锡泉、白鹤泉、双鹤泉

位于千佛殿东侧崖壁下,三泉相临,俗称“五步三泉”。泉水从石涧中冒出,泉水甘冽,终年不竭,注入一石池中,宛如明镜,“镜池春晓”即出于此。卓锡泉,亦名锡杖泉,世传为法定禅师用锡枚敲击山石,水随锡杖飞涌而出得名。白鹤泉,亦名双鹤泉,旧传法定禅师寻水时,经山中樵夫指点,于双鹤呜处见泉,故名。卓锡泉为济南七十二名泉之一。

甘露泉

位于寺院东北里许,有“灵岩之一泉”之称。于悬崖壁立、杂木丛生处见一石窦,泉水以露珠般泄出,叮咚作响,清冽甘美,故名“甘露泉”。僧人常于此汲水煮茶为炊,入夜,也常于此说法论经,“清凉境界”为灵岩八景之一。

袈裟泉

位于转轮藏遗址东侧崖壁下,名列金《名泉碑》。因泉旁立一形似袈裟的铸铁块而得名。泉源旺盛,泉水四季不断,为寺院主要饮用水。该处危崖峭立,袈裟伴泉,池鱼戏游,曲廊环绕,别有情趣。袈裟泉为济南七十二名泉之一。

檀抱泉

位于寺院西南数里处,因泉旁长有千年青檀树而得名。它南依大山,北临村落,檀因泉润,泉因檀名,泉水旺涌,终年不息,为灵岩村民生产、生活主要水源地。檀抱泉为济南七十二名泉之一。

飞泉

位于灵岩寺崇兴桥南里许,因泉水从崖壁缝隙中泄出,故名。又因泉水沿壁滑下,石润水滴,又称此处崖壁为“滴水崖”。因每遇霞光照来,颗颗水珠流光溢彩,乾隆帝取其名为“雨花岩”,并写有“未见飞空天女散,落来岩际尽天花”的诗句。由于景色壮美,古时列为灵岩八景之一。

灵岩寺景区石中含窍,地下藏机,泉水飞瀑不胜枚举。除卓锡泉、袈裟泉、檀抱泉被列入济南七十二名泉外,双鹤泉、白鹤泉、甘露泉、饮虎泉、上方泉、飞泉、黄龙泉、朗公泉亦被载入济南名泉之列。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我打了一长串一个手抖删掉了┏┛墓┗┓(((m -__-)m已死。。。

大意是:请你侧耳细细倾听,身在南方而怀念远处亲友的心情如此凄凉哀切。赤手空拳在虎狼的洞穴里行走,哪里知道一只凤钗的价值。即使盒子里装着菱花镜,仰天长笑应瑒、刘桢为显赫闻达的人感到悲哀。男的声音听起来很高兴的样子。女的也欢快得笑着,红花明媚艳丽与童星交相辉映。

长笑应刘悲显达,你漏了一个刘字。

这首诗是综合了很多首诗中的句子。每一句都来自不同的诗。本来我把每一句的来源、作者和原文都写下来的。。但是。。但是。。(;´д`)ゞ说多了都是泪。。我不想再打第二遍了,心好累。。。

昭君墓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玉泉区。

王昭君墓即为昭君墓,在内蒙古自治区,其占地面积13000平方米。于1977年正式对外开放,1964年,王昭君墓被列为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25日,王昭君墓被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王昭君墓是中国已发现的面积较大、保存较好、内涵较为丰富的汉代墓葬之一,其所处地理位置是连接和贯通中国北方地区和中原地区的咽喉要道。

王昭君墓位于历史上“草原丝绸之路”的主要通道中,同战国赵长城、秦汉长城、云中郡古城、和林格尔土城子遗址等历史遗存一样,王昭君墓是古代商道繁荣的证明,记载了边塞文化的演进历程,昭君出塞使这一地区被赋予了特殊的历史意义。

昭君墓的主要建筑

1、和亲铜像:和亲铜像高近4米,重5吨,由广州美术学院潘鹤先生雕刻而成。两匹铜马,一回眸低语,一侧耳倾听,再现汉蒙两族人民的和睦亲情。

2、昭君石雕像:2006年,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人民政对王昭君墓文化设施进行了第三次提升和改造,增加昭君石雕像。青冢牌坊:为三间四柱式仿汉代石牌坊,是进入墓区的标志性建筑,由乌兰夫同志亲笔书写。

3、青冢像:形制为覆斗式,高约33米。墓体上有亭,墓体周围存放石碑8通,墓体前从北至南依次有“墓表”“和亲铜像”“神道及石像生”“青冢牌坊”“昭君石雕像”“董必武题词碑”等。

以上内容参考-王昭君墓

守墓人夜半醒来,他是被哭声惊醒的。虽说是惊醒的,也并非表明他被吓到了。守墓人马上就八十岁,还能怕个啥?离群索居,独身守墓三十余年,早已由外而内霜一身沉郁气色,倘不使别人怕他,已经千恩万谢了。

守墓人睁开双眼。虽处盛夏,山中夜半依然凉沁沁的,也恰满月,小小的一间门房,窗子大,月光就大大方方将高壮的樟子松枝条影儿,印在床上和墙上。守墓人的头隐在墙角的黑暗中,起初以为自己刚刚从梦境返回,纳闷,想,无梦好多年了呀,可是那女人的哭声真真切切,到底是谁?怎么哭得那么惨?他呆了一下,静静心神,这时候哭声再次响起,守墓人一惊,夜深人静,稍稍有点动静,那来路都清清楚楚,不带丁点儿误差。他马上判断出这哭声不虚也不飘,实实在在来自墓地。

这三十余年,守墓人还是之一次遇到。

那哭声用一个字形容:悲。

守墓人什么样的哭没见识过?这之前他还真敢这么说。真哭的,假嚎的,他样样门儿清。可是,半夜墓地的哭声他还是之一次领教。怕不怕?还是那句话,不怕。哪有什么野鬼孤魂狐狸精黄皮子,没有那些玩意儿!一个人一旦变成撮骨灰,就妥妥地彻底安生了。

守墓人起床,披衣,轻轻开门。他瞥一眼大门,并没有异样,他就知道,女人必定不是从门而入,那只有从围墙跳入了。三十几年的职业生涯,守墓人对这座远离城市的公墓,熟悉得如同自己的手。这座公墓从山脚建起,一直扩展到半山上去。外面看是一座白墙黑瓦、气势宏大又肃穆的大院套。围墙砌成 浪状,守墓人在日常的巡视中,早就发现“ 浪”的低谷处,有那么一两处恰好遇上一个小丘,这就显然地降低了围墙的高度,甚至,在守墓人仔细的打量中,仿佛贴着围墙放了一张敦实可靠的凳子一样。他脑子一闪,也曾经想过,如果有人想跳墙,这里最合适方便了,只消一步迈到黑瓦上,然后鼓起勇气跳下去,毕竟院内的一侧还有一人多高的距离才接地面呢。不过,守墓人也想,谁没事儿跳墙呢?里面是墓地,可不是什么好地方。

守墓人静悄悄地往碑林而去,他必须去,他对整个墓地负有责任。但他并不想惊扰到那个女人,他只想看看女人目前所处的环境,是不是安全。

女人的哭声紧一阵慢一阵,守墓人懂。那听起来紧凑细密的哭声倒是表明她保有一口完整的气息,至少还畅通,而喑哑之处,丝丝缕缕,将断未断的饮泣,才是大悲恸,说明那悲已经堵塞了气流,痛和苦凝滞、冲动又抵触,直等到那猛地涌上心头的悲恸渐渐消退下去,哭声才能重新响亮起来。然后一切再重新来过。这个女人就是这样,哭啊哭,哭啊哭。

守墓人远远站定。月光下的墓地其实是美的,守墓人总会在有月光的晚上延长巡视墓地的时间,只为着在墓地里多走一走。守墓人觉得,一个个墓碑虽说都是冰凉的石头做的,可在有月光的夜晚,这些墓碑就和山上的石头不是一回事了,它们不再是死石头,而是一个个故事,缓缓倾诉着,尤其是,墓地四周沉静的樟子松林,衬着。月光清虚虚地抚慰着那无声的倾诉,守墓人是乐意倾听的,而且也总是在这一刻想起自己的妈妈。但此刻,守墓人什么也没想,他远远地站定,并不能更清楚地确定女人的具体行动,他连女人的影子也没看到,他想那伤心人一定是伏在地上了。他能确定的就是女人并没有点香或者烧纸。守墓人侧耳细听,一缕带着月光的清风拂过:“你……我一点儿办法也没有了……我……你告诉我啊……”这低语消失之后,哭声再起。

守墓人心一动,定定地站了一刻才慢慢转身,像来时那样静悄悄地往回走。回去的路是一个逐渐向下的慢坡,他小心地控制着步伐,不让脚步发出响声。一边想,这女人是怎么来的呢?夜半,公交车早就停了,而这一段十几公里的乡村公路,别说汽车罕见,就是村庄也都是稀稀落落的,又全都被森林和大地遮蔽,在深夜里一概变成死物了。她不怕?哪有女人不怕的?想到这一层,守墓人心里回响起一声长长的叹息:这女人得遇到多大的难处呢?什么都不怕了什么都不顾了!

守墓人走到墓园大门,隔着铁门上的栅栏,他看了看停车场,停车场空无一物,只有月光微微颤动。守墓人轻手轻脚将角门的铁锁打开,把门开到更大,用铁钩挂牢。这才回到自己的小屋,他没有忘记把门房雨搭下面的小灯点亮。守墓人知道那伤心人只要站起来,打算回家,就会发现大门口的光亮。做好了这一切,守墓人慢慢爬到床上去,躺下了。

  成语:苛政猛于虎

  释义:反动统治者的苛刻统治比吃人的老虎还要凶恶暴虐。苛政,指反动统治阶级对人民进行残酷压迫剥削的统治,包括政令、赋税等。 语出:《礼记·檀弓下》。 用法:一般作宾语、谓语。结构:主谓式。 例句:在漫长的封建年代里,每朝每代都是苛政猛于虎。[1]

  编辑本段文学作品:《苛政猛于虎》

  作品概况

  作品名称:苛政猛于虎 创作年代:战国时期 作者:无名氏 作品体裁:散文

  作品原文

  孔子过泰山侧 ,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夫子式而听之(1),使子路问之曰(2):“子之哭也,壹似重有忧者(3)。”而曰(4):“然(5)!昔者吾舅死于虎(6),吾夫又死焉(7),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8)?”曰:“无苛政(9)。”夫子曰:“小子识之(10),苛政猛于虎也!”(出自《十三经注疏》本《礼记·檀弓下》。)[2]

  注释译文

  作品注释 (1)式:同“轼”,车前的伏手板,这里用作动词。 (2)子路(前542——前480):孔子弟子,鲁国卞(今山东省泗水县)人,仲氏,名由,一字季路。 孔子画像

  [3](3)壹:真是,实在。(4)而:乃。 (5)然:是这样的。 (6)舅:指公公。古以舅姑称公婆。 (7)焉:于此,在此。 (8)去:离开。 (9)苛政:包括苛烦的政令,繁重的赋役等。 (10)小子:古时长辈对晚辈,或老师对学生的称呼。 识(zhì):记住。[2] 作品译文 孔子路过泰山边,有个妇人在坟墓旁哭得很悲伤。孔子扶着车前的伏手板听着,派子路问她说:“你这样哭,真好像不止一次遭遇到不幸了。”她就说:“是啊!以前我公公死在老虎口中,我丈夫也死在老虎口中,现在我儿子又被虎咬死了。”孔子说:“为什么不离开这儿呢?”回答说:“这儿没有苛刻的暴政。”孔子说:“弟子们记着,苛刻的暴政比老虎还要可怕!”[2]

  作品赏析

  这篇文章通过“苛政”与“猛虎”的绝妙对比,形象生动地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残暴本性,对封建暴政的鞭挞入木三分。[4]祖孙三代命丧虎口,令人悲悯。但可悲的不在于老虎吃人,而在于以身饲虎却难舍其地。那悲凄老妇的一席话,那一条条离去的鲜活生命,是对当政者,尤其是昏庸残暴者的血泪控诉。[5] 孔子提出“德治”,“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论语·为政》);孟子提出施“仁政”,“君行仁政,斯民亲其上,死其长也”(《孟子·梁惠王下》)。表达的都是儒家的政治主张。这则故事,形象地说明了“苛政猛于虎”的道理,发人深省。[2]

  相关简介

  这篇文章出自《礼记》。《汉书·艺文志》著录《礼记》有一百三十一篇,班固自注说:“七十子后学者所记也。”到汉代,戴德传《礼记》八十五篇,称《大戴礼》,今佚存四十篇。戴圣传《礼记》四十九篇,称《小戴礼》,即《礼记》。所以《礼记》的作者,最初应是孔子的弟子及后学者,经世代相传授,至汉代时戴圣始成书。戴圣,梁郡(治所在今河南省商丘南)人,汉宣帝时做过博士(掌古今史事待问和书籍典守的官)、九江太守,为汉初鲁人高堂生的五传弟子,师承后仓,又传《礼记》于桥仁、杨荣。[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