鳞甲目动物的唯一代表,穿山甲为何要消失了?

植物种植06

鳞甲目动物的唯一代表,穿山甲为何要消失了?,第1张

鳞甲目动物的唯一代表,穿山甲为何要消失了?
导读:穿山甲作为鳞甲目里唯一仅存的一目,它灭绝的概率已经远超大熊猫,主要原因还是人们贪吃。本来并不好吃的穿山甲,现在也快被中国人给吃光了。而且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穿山甲可药用,许多药材都要用到它。好在现在提倡保护野生动物,穿山甲已经被药典除名,不

穿山甲作为鳞甲目里唯一仅存的一目,它灭绝的概率已经远超大熊猫,主要原因还是人们贪吃。本来并不好吃的穿山甲,现在也快被中国人给吃光了。而且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穿山甲可药用,许多药材都要用到它。好在现在提倡保护野生动物,穿山甲已经被药典除名,不允许再被用药。

1、被吃光

大多数人对穿山甲的印象,应该停留在动画片《葫芦娃》里,里面就有一个善良的穿山甲。可是人们不知道,生活中的穿山甲,基本上已经灭绝了。由于国人的好吃,导致野生穿山甲疯狂被捕捉,很多人都加入了吃穿山甲的行列。生存环境本来就少的穿山甲,加上国人餐桌的迫害,很快就到了灭绝的地步。最关键的是人工养殖穿山甲很困难,现在基本上没有成熟的技术。中国人口数量大,爱吃的又那么多,穿山甲根本无法长期存活。

2、药用

现在很多人都知道《野生动物保护法》,其实这种保护法严格来说是“利用法”,有很多人是在合法的进行商业运营。就算没有倒卖的利益链条,野生动物也无法被完全保护。而且穿山甲本来就可药用,它的鳞片可以用来 *** 成中药,具有催奶和壮阳的功效。据说中国人每两年,就能吃掉将近一百万只穿山甲,这还不算用药的。现在的穿山甲在世界上共有8个物种,全都是处于濒临灭绝的状态。

3、一级保护动物

在2020年6月5日,穿山甲被升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并且被药典除名,不可再药用。穿山甲也跟大熊猫、雪豹等动物,成为了同一级别的存在。可是这对于野生的穿山甲来说,依旧存在危险,私底下的交易链太多,很难彻底切断。加上穿山甲容易捕捉,很多人喜欢倒卖它来赚钱。

说到这个穿山甲其实大家也知道的是异常珍惜的动物,为什么会变得如此的珍惜呢?一方面是栖息地遭遇到了破坏,另外一方面就是这个人类无尽的捕杀,传言它的鳞片有什么药用价值,现在就变成了极度濒临灭绝的动物了,但是最近有人问了,这个中华穿山甲到底灭绝没有呢?其实只要读懂这个灭绝的多种含义就知道了,下面一起来看看!

提醒:拒绝野味,守护家人健康安全。

6月8日,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绿色发展基金会(绿发会)宣称,中华穿山甲Manispentadactyla已经在中国大陆功能性灭绝。作为我国野生动物保护焦点之一,这个物种的灭绝无疑会是个令人震惊的大新闻——但是不少专业人士立刻指出,这个言论缺乏科学证据的支持,根本不可靠。换句话说,虽然已经极度濒危,但是没有证据表明中华穿山甲在任何意义上处于灭绝状态。

那么,物种的灭绝是如何确定的呢?要想科学评估物种的濒危程度,得需要什么样的操作才行?

为啥听IUCN的?

首先,物种灭绝并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宣布的。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研究员,IUCN猫科专家组成员罗述金博士告诉我:

一般来说,一个国家的野生动物管理部门或者国际The 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Species对于物种或种群状况做出的官方评估被认为是公认的信源。其他科研工作者,保护工作者或者机构,理论上都可以发出自己的声音和研究调查的结果,不过严格来说,都是提供建议和信息以供相关部门考虑。

IUCN是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nternational Union for Conservation of Nature and NaturalResources)的简称,是一个联合了上千个 *** 和非 *** 机构、旨在保护自然、实现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国际组织。IUCN发布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录(TheIUCN Red List of ThreatenedSpecies)目前包括了将近十万个物种的濒危程度评级,应当算是目前地球上有关物种生存状态最为完整权威的记录了。

但是,这个名录何德何能,能够为世界各国的 *** 部门、科研人员、保护工作者和普通公民所信赖呢?那是因为IUCN为了准确评估物种的现状,制定了一整套复杂严谨的评定标准。在这个统一标准下,一个物种要走完从野外实地调查到专家组科学评估的整套流程,经过反复的科学审查,才能得到最终的评级。

关注过野生动植物的人大概都听说过易危、极危等术语,它们属于红色名录为已评估物种划分的8个级别:除了数据缺乏(DD)之外,物种的濒危程度从无危(LC)、近危(NT)、易危(VU)、濒危(EN)、极危(CR)、野外灭绝(EW)直到灭绝(EX)依次递增。

何为灭绝?

野外灭绝和灭绝的区别在于一个物种是否还存在有人工饲养或者迁移到原有栖息地之外的个体存在,除此之外,这两个灭绝级别的确认都做了如下要求:在历史分布范围内的已知和潜在栖息地中,在恰当的时间内进行的彻底调查无法发现任何个体。比如虎有一个灭绝的亚种爪哇虎Pantheratigris ssp Sondaica,最后的野外目击记录是1976年,也没有圈养个体,在2008年的首次评估报告中被划分为灭绝级别。

这个评级里是没有功能性灭绝这个词的。从科学角度来说,功能性灭绝通常是指一个物种的所有现存个体数量已经少到无法维持繁殖,这个标准看起来实用,但是到底最少需要多少个体才能维持种群的延续呢?这是个因物种而异的问题,需要更加详细、严谨的科学调查和分析才能下结论——上世纪80年代,我国陕西洋县发现了世界上仅存的7只朱鹮(Nipponianippon),在科学的繁育和保护下,目前也已发展到了上千只野生个体的规模。

而在中华穿山甲功能性灭绝报道中,尚且提到了仅绿发会在3年内确切记录的中华穿山甲就多达11只,这显然也不会是野外个体的总数:新的中华穿山甲救助事例还在不断出现,而绿发会到目前为止也并没有公布经得起学术同行评议的评估数据,彻底调查无从谈起。这样草率的结论,自然是无法令人信服。

多指标共同衡量

灭绝的标准相对简单,那么其它的级别又是如何互相区分的呢?我们可以看看伊比利亚猞猁(Lynxpardinus)。这种分布于欧洲西南部的猫科动物在本世纪初的十年中得到过三次调查评估,都是极危级别。但在2015年的最新评估中,伊比利亚猞猁下调到了濒危级别。这里面有什么依据呢?

IUCN在2012年发布的31版评估标准中,用A -E五个不同的指标来判定物种受威胁的程度:A是种群数量的减少程度,B是分布区域的减少和衰退,C是种数量本身加上衰退速度,D是种群数量本身,E是指定的一系列定量分析 *** 。每个濒危级别对于每个指标都有一个数值和附属的细化标准,如果符合,就说明我们的物种根据这个指标已经属于这个级别了。本着有杀过无放过的谨慎原则,每个物种都需要做这五项指标的评估。这样即使某个指标不能反映这个物种有多濒危,总会有别的指标亮起红灯。

比如伊比利亚猞猁在2008年的评估结果是基于C2a(i)的极危,翻译成人话就是说整个物种现存可育个体少于250只(C),预期仍会继续减少(C2),并且从种群结构来看(C2a),没有超过50只可育个体的群体(C2a(i))。到了2015年,评估显示这个物种已经不符合这个标准——种群数量在上升。但是,伊比利亚猞猁仍符合D指标的濒危界限——整个物种的的可育个体少于250只。于是,评估结果就是基于D指标的濒危。

它们的未来,在我们手中

相信大家可以看出,得到这些细节数据需要大量全面而细致的调查工作。那么我们的中华穿山甲是什么情况的?IUCN的最新评估是2014年的A2d+3d+4d极危,也就是说,根据被利用现状(比如盗猎),在过去(A2d)、当前(A4d)和今后(A3d)的10年或三代内,种群数量下降80%以上,并且这个下降趋势可能没有停止。

没错,这个触目惊心的下降趋势告诉我们中华穿山甲危在旦夕,每个处于极危状态的物种都随时可能踏入灭绝的深渊。但是,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宣布灭绝,无疑是在把仍有希望的野生动物往这个深渊里推:不知内情的大众人士可能因此失去了关注中华穿山甲的动机,盗猎和非法买卖行为会因为涉及一个已灭绝物种而难以定罪,最关键的,原本投入中华穿山甲保育的资金,有可能会因此投向别的领域——比如绿发会同期提出的引进马来穿山甲计划,让我们的中华穿山甲再无希望。

在一个极危物种的原生栖息地中引入生态位重叠的外来物种,很可能贻害无穷。而绿发会一面无端断言中华穿山甲灭绝、一面推行此事的行为,在野生动物保护的业内人士看来,很难说是出自于保护我国本土生物多样性的动机。

从中华穿山甲的上一次评估到现在,已经过去5年时间,这个宝贵物种的现状的确亟待调查。在这个时间点上,联合IUCN和我国林业部门等权威机构,对中华穿山甲进行新的全面评估,才是关系物种存续的正道。在得到科学定论之前,任何轻率的结论和动机,都值得我们警惕质疑。

本文是物种日历特约稿件,来自物种日历作者@卢平。

穿山甲没有灭绝。2014年,中华穿山甲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物种存活委员会穿山甲专家组评估为“极度濒危”动物,并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受胁物种红色名录”,委员会认为中华穿山甲种群数量已经下降了90%左右。在2015年原环境保护部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发布的《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中,穿山甲同样被评估为“极度濒危”等级。

穿山甲的保护措施规定

为加大对穿山甲的保护力度,2007年停止从野外猎捕穿山甲活动,并核查库存情况,进行登记造册、标准化封装和定点保管,统一实行专用标识制度,严格控制资源消耗及用途。从2018年8月起全面停止商业性进口穿山甲及其制品,并通过开展专项行动等措施,加大对破坏穿山甲等野生动物资源犯罪的打击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