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蛭养殖的大型养殖池要怎样建造?

畜牧养殖0681

水蛭养殖的大型养殖池要怎样建造?,第1张

水蛭养殖的大型养殖池要怎样建造?
导读:养殖池一般坐北朝南,东西较长,呈长方形,大小可根据养殖规模而定。也可根据实际的地理环境情况而建成各种形状坑池。池水深05一12米,池岸坡度要缓,建成三个地带。近水边05一1米处种植杂草,供水蛭出水后栖息或交配与产卵。再隔开05米宽的距离修建

养殖池一般坐北朝南,东西较长,呈长方形,大小可根据养殖规模而定。也可根据实际的地理环境情况而建成各种形状坑池。池水深05一12米,池岸坡度要缓,建成三个地带。近水边05一1米处种植杂草,供水蛭出水后栖息或交配与产卵。再隔开05米宽的距离修建一砖宽的沟槽,槽内洒上生石灰用以防逃。池岸上更好再埋上一圈尼龙网纱(高06一08米)用以阻挡蛭、蛇等天敌进人养殖池。为防止夏季水温过高,光线太强,可在池的岸上栽植垂柳等树木遮阳。沙土池为防止渗水,池底应铺上一层塑料薄膜。池底应放人适量的河泥,以增加水的有机质含量。池底还应投人一些大小适度的鹅卵石,以供水蛭附着或隐藏。池边浅水处栽植少量的水草效果更好。养殖池还要修建注水口和排水口,排水口处要加设细网罩以防水蛭外逃。

利用自然的沼泽、凹地、池塘或废鱼塘养殖水蛭之前要进行清池和消毒,消灭水中的蛙、泥鳅、蝌蚪和其他水生捕食性的昆虫。 *** 是抽水清池后,晒池7一10天,然后每667平方米用100千克左右的生石灰溶成石灰水全池泼洒,备用。

我正在学习刘明山水蛭养殖技术,里面有图有文字,描述清楚多了,希望对你有用

1米深的水能养草鱼,但是并不太合适。养草鱼最适宜的水深范围在2-3米之间,太深或者太浅都是不太合适的。因为草鱼属于中下层鱼,1米的水深稍微浅一些,并不是很适合它们生长。若是一定要养,那么养的数量一定不能太多,还需注意定时充氧。另外,如果养殖的是鱼苗,等它们长大后,更好换到2-3米深的池子里面养。

一、草鱼水深多少合适草鱼是一类可以人工饲养的品种,而且人工养殖草鱼的行为是十分普遍的。草鱼一般是大面积养殖的,在养殖时候需要用到养殖池。养殖时需要注意的问题还是比较多的,其中水深就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更好将水深控制在2-3米之间,不要太深也不要太浅,太深或者太浅对草鱼的生长发育有不利的影响,而且在管理的时候也会造成一定的麻烦。另外,还需要注意底泥的深度,可以控制在10-20厘米之间,更好不要超过20厘米。

二、1米水深能养草鱼吗上面已经介绍过,养殖草鱼一般是用养殖池大范围养殖的,此时水深尽量控制在2-3米之间,这个范围之内的水深对草鱼的生长是最有利的,可以让草鱼有充足的活动空间活动,并且可以养殖的草鱼数量是比较多的。

不过,若是要养殖的草鱼数量比较少的话,也可以用1米的水深,不过有时候草鱼的体型是比较大的,此时在1米水深中的活动空间就可能不足。所以,尽量还是用稍微深一些的水来养殖草鱼。若是一定要用1米的水深来养草鱼,养殖的数量也不能太多。在养殖的过程中,还需注意充氧,以防出现氧气不足的情况。

每亩投种蛭2000条,年收成品500斤左右,按更低60元每斤计算可收益30000元。

在投放种苗时,一次投入一定数量的螺蛳,河蚌或动物内脏或喂养动物血等,水蛭繁殖时每周喂一次,饲料价廉易得。不需增氧,抗病力强,一人可管理10亩以上水蛭每年繁殖2-4次,每次产3-5个卵茧,年平均年产卵茧4个以上,每个卵茧可孵出幼蛭50条左右。

宽体金钱水蛭长度20公分,体重每条在20-50克之间,卷拢时象一个小球。生命力强、繁殖率高、成长快,产茧分春秋二季,阳春三月开始出土取食、交配、繁殖、产茧,茧象白果、小鸟蛋。幼苗成长速度快,一般四个月左右就能长成成品,水蛭在外界温度10度以上就开始活动进食,温度低于负5度就钻进泥土中休眠。

宽体金钱水蛭的主要饲料,以吸取螺蛳、河蚌和浮游生物;还可喂一些人工饲料,畜、禽、鱼饲料等,比较容易学。

防逃网设置:及时平整周围的田埂,防止天敌提前进入。深水栖息坞:在水蛭池周围深水区域的内外侧,每5米交错建设水蛭深水栖息坞。中岛栖息坞:4池中间每隔75米横向挖中心岛约06米的沟,沟底离深池底约05米,然后把瓷砖竖起肩膀放在沟的两侧,中间留下02米左右的间隙,最后在瓦上铺砖,建桥,在砖上还土,恢复原貌,建成了中岛栖息坞。

避难网应选择30~50目的聚氯乙烯网布,埋在田埂上,地下部分应为02米以上,上端向内折叠01~02米,包上网纲,用桩等固定。如果网的上端离网外地面低于1米,则可以使用30目以下的鱼网来增高,防止蛇娃等天敌进入。

用铁锹在深浅水过渡的阶段挖出比瓦稍大的深坑,注意接近浅水区域,即在接近田埂的一侧挖出30度左右的斜坡,从下向上堆积瓦,瓦与瓦之间留有间隙,一般来说正面和正面、背面和背面相对产生间隙,瓦按斜坡放置的优点是向水蛭入巢提供支援的平台。

水蛭养殖技术:

1、选址要求。

选择面南背北、避风向阳处,要求排灌方便,阳光充足。池塘周围用富含腐植质的疏松沙质土壤,以便于水蛭产卵。池塘中间建高于水面02米的平台一个,保持湿润,池底放些石块和树枝供水蛭栖息。

2、水质的要求。

尽量保持水质的清洁,有一定的溶氧量给水蛭。水温保持在15到30℃,气温低于这个温度应该停止喂食,如果超过这个温度则影响生长。注意适当的更换养殖用水。

3、饲养饵料的要求。

一般人工养殖水蛭可以选择螺蛳作为天然饲料,辅以4蚯蚓、昆虫等,还可以选用各种动物的血。螺蛳应该一次性的投放到养殖池里,让其自然繁殖,让水蛭可以自由取食。

为了让水蛭生长的更迅速,每个星期要喂一次动物血,把动物的献血凝块放入养殖池里,水蛭养殖但是要及时清理水蛭吸食后剩下的残渣,不要污染了水质。

4、水蛭繁殖。人工饲养要建造给水蛭繁殖的场所,放适量的腐殖土壤在繁殖地,增加水的有机质含量。水蛭防止从五月初开始,五月中旬是繁殖高峰期,在它产卵的时候要保持环境的安静,不要在岸边走动,防止震动导致水蛭受惊逃走没法正常繁殖。

一、人工养殖水蛭的环境、条件:

水蛭养殖不需要强劳动力、黄河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只要有充分的水源和能自捕或购买到水蛭吸取的饲料——螺蛳、河蚌就可以养殖,(除海水以外),室内室外、家前屋后、老厂房、荒田、鱼塘等,养殖面积可大可小。

二、养殖模式和饲养数量:

1、半人工网箱池塘养殖:利用荒田开挖,或地势低洼老池塘、鱼荡进行用网箱养殖,网箱宽度C--D米,长度不限,网箱高度A米以上以防洪涝,水深保持80公分以上。(这种养殖方式采捕方便,是目前普遍采用的养殖方式,但网箱目数过低,小苗夹死,目数过高,养殖过程中田螺及水蛭的排泄物堵塞网眼,水质调节成了更大难题,产量也随年份时高时低)

2、水蛭高密度工厂化无土人工养殖:利用家前屋后、老厂房或旧水泥场地、园子、荒地、靠近湖泊水源方便的地方,建造水泥池无土立体养殖,建池规格宽B米—C米,池深度100公分,长度不限,养殖面积可大可小,池底做好排污出水口,池墙距池底高80公分处做好抗洪出水口。(这种养殖方式打乱生物原有自然生存特性,水蛭苗能不能度过高温是这种模式的决定性因素,但六七月份高温天气水温调节是根本性难题,稍微有点常识就懂,三十五度以上的夏天,水泥会被晒得滚烫,二十四小时换水效果也是杯水车薪,这种方式,高投入,低产出。一亩水泥池建设投入六万,在四年稳产理论情况下才能收回成本,是仅供参考的养殖方式)

3、水蛭仿生态土池养殖:利用农田挖养殖池(沟)(皿)字形宽B·C米、深A·AB米、长度不限。东西走向、池(沟)之间留A·AB米宽管理走道,老池塘、鱼荡进行修整养殖,做好防逃设备即可,池内水深保持50·100公分。(这种养殖 *** 在各方面模仿水蛭自然生活习性,同时沟渠走道方便日常管理和观察,适宜大规模养殖低投入,高产出。是目前最理想的养殖方式。)

综合如下:

一、水蛭大塘土池养殖期间遇阴雨、雷雨天气,容易逃跑。平时管理盲目无处着手应对日常出现问题,年底产量完全没底,

二、大塘幼苗喂食取食困难,同时受池内杂虫、天敌影响,幼苗成活率大大下降。

三、大塘养殖期间的正常性伤亡,无法把伤亡以及腐烂的水蛭捞出,容易污染水质,产生病菌。

四、大塘饲养管理难度大,检查巡池很难全面观察,只能隔池相望。

五、养殖池一旦产生疾病或受外界农药影响。无法更换新水,整个养殖区大塘将会受到传播病菌的危险性,

六、大塘成品水蛭收成不能全部捕捞,因水位下降大部分水蛭钻进泥土中,捕捉难度极大。

七、特别是水蛭网箱养殖,夏季高温水温很难调节,水蛭成长缓慢,网箱内根本无法排出污水更换不了新水。同时网箱使用三年要重新更换,追加投入成本。

八、在同样养殖条件下,水泥池无土立体高密度养殖,夏季高温水温很难调节,水蛭成长缓慢,因此,生存在坚硬池塘里的水蛭,要比生存在泥池塘里的水蛭,生长缓慢。高投入,低产出,(投入产出,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