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器的 *** 工艺?用流程图说明

植物种植033

青铜器的 *** 工艺?用流程图说明,第1张

青铜器的 *** 工艺?用流程图说明
导读: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妇人大全良方》方之四生丸 41 组成 42 四生丸的用法用量 43 功用主治 44 方解 45 运用 46 现代适应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妇人大全良方》方之四生丸 41 组成 42 四生丸的用法用量 43 功用主治 44 方解 45 运用 46 现代适应证 461 肺结核 462 支气管扩张 463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47 四生丸的药理作用 471 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472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473 对呼吸系统功能的影响 474 对消化系统功能的影响 475 抗炎、抗氧化作用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476 对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的影响 48 歌诀 49 摘录 5 《校注妇人良方》卷七方之四生丸 51 组成 52 制法 53 四生丸的用法用量 54 功能主治 55 方解 6 《妇人大全良方》卷四方之四生丸 61 处方 62 制备 *** 63 功能主治 64 四生丸的用法用量 65 摘录 7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方之四生丸 71 组成 72 制法 73 四生丸的用法用量 74 功能主治 8 《儒门事亲》卷十二方之四生丸 81 组成 82 制法 83 四生丸的用法用量 84 功能主治 9 《圣济总录》卷十一方之四生丸 91 组成 92 主治 93 四生丸的用法用量 94 制备 *** 95 摘录 10 《圣济总录》卷五十二方之四生丸 101 组成 102 主治 103 四生丸的用法用量 104 制备 *** 105 摘录 11 《圣济总录》卷一八六方之四生丸 111 组成 112 功效 113 主治 114 四生丸的用法用量 115 制备 *** 116 摘录 12 《医方类聚》卷二一二引《施圆端效方》之四生丸 121 组成 122 主治 123 四生丸的用法用量 124 制备 *** 125 摘录 13 《医方类聚》卷二十引《神巧万全方》之四生丸 131 组成 132 主治 133 四生丸的用法用量 134 制备 *** 135 摘录 14 《普济方》卷一○四方之四生丸 141 组成 142 功效 143 四生丸的用法用量 144 制备 *** 145 摘录 15 《普济方》卷二四一引《海南四时摄生论方》之四生丸 151 组成 152 主治 153 四生丸的用法用量 154 制备 *** 155 摘录 16 《百一选方》卷三方之四生丸 161 组成 162 主治 163 四生丸的用法用量 164 制备 *** 165 用药禁忌 166 摘录 17 参考资料 附: 1 古籍中的四生丸 1 拼音

sì shēng wán

2 英文参考

Bolus of Four Fresh Drugs [湘雅医学专业词典]

3 概述

四生丸同名方剂约有十三首,其中《妇人大全良方》记载者为常用方,其组成为生荷叶9g、生侧柏叶9g、生艾叶12g、生地黄15g,具有凉血止血之功效。主治血热妄行证。本方为治疗血热妄行所致上部出血的常用方剂。现代常用于治疗肺结核、支气管扩张引起的咯血和胃溃疡吐血属血热证者。

4 《妇人大全良方》方之四生丸

该方剂具有较强的止血作用,可作为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出血时的对症治疗措施之一[1]。但对上述3种原发病的根本治疗尚须以现代医学抗生素疗法等为主[1]。

41 组成

生荷叶9g、生侧柏叶9g、生艾叶12g、生地黄15g[2]

42 四生丸的用法用量

研末为丸,每服一丸(12g),水煎服[3]。

43 功用主治

具有凉血止血之功效[2]。主治血热妄行证。症见吐血、衄血,血色鲜红,口干咽燥,舌红或绛,脉弦数[2]。

44 方解

本方证由火热迫血妄行,血分有热,损伤脉络,血不循经,外溢而致吐血、衄血;血色鲜红,咽干口燥,舌红,脉弦数皆为血热兼阴伤之象[3]。治当清热凉血止血[3]。方中侧柏叶凉血止血为君[3]。生地黄凉血清热,养阴生津,为臣药,佐以生荷叶凉血化瘀,止血不留瘀;生艾叶祛瘀止血,辛温而不燥,既可增强本方止血之功,又可避免血止留瘀之弊[3]。方中4药俱生用,意在增强凉血止血作用[3]。

45 运用

1.本方为治疗血热妄行所致上部出血的常用方剂[2]。凡临床上出现以出血、血色鲜红、舌红、脉数等为主要表现者,即可使用本方加减治疗[2]。

2.加减法:若出血较多者,加入小蓟、白茅根、藕节、仙鹤草等增强止血之功。

3 使用注意:本方对内热暴作之吐血、衄血疗效较好,然只可暂用,中病即止,若多服、久服,寒凉太过,则可使血凝成瘀,造成不良后果。

46 现代适应证

[4]

适应证:常用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之咯血和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之吐血,属血热妄行者。

461 肺结核

肺结核是由结核杆菌经呼吸道或(和)消化道侵入体内,由细胞免疫及变态反应参加的急、慢性感染性疾病,由于感染人体部位不同,临床上又分为原发性肺结核、结核性胸膜炎等多种类型,共同的表现是潮热、盗汗、纳差、消瘦、咳嗽、咯血。

462 支气管扩张

支气管扩张是指直径大于2mm的近端支气管由管壁的肌肉和弹性组织破坏引起的异常扩张。其主要病因是支气管-肺组织感染所致炎症,由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和气道上皮细胞释放的弹性酶、胶原酶和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8和白三烯B4等介导,致使支气管壁层组织,特别是平滑肌和弹性纤维破坏,削弱了对管壁的支撑;同时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分泌物阻塞以及肿瘤、异物、感染引起的管腔阻塞导致支气管狭窄或肺不张等,由于失去肺泡弹性组织的缓冲,胸腔负压直接牵拉支气管壁即可导致支气管扩张;先天性软骨缺失症、结缔组织异常、管壁薄弱等先天和遗传因素也可导致支气管扩张;某些全身性免疫性疾病可伴有支气管扩张,提示该病与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功能异常有关。主要病理改变是支气管呈囊状或柱状扩张,弹性组织、软骨、平滑肌有不同程度破坏;早期肺功能正常,晚期出现通气和弥散功能障碍,肺循环阻力增加,出现肺动脉高压,进一步发展出现肺源性心脏病和右心衰竭。临床主要表现为慢性咳嗽,咳大量脓性痰和反复咯血。

463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胃及十二指肠溃疡通称为消化性溃疡,其最常见的原因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及服用非甾体类抗菌药,二者均会导致胃、十二指肠黏膜屏障破坏。在正常黏膜损害防御和修复过程中,胃酸及胃蛋白酶分泌增加是损害发生的直接因素,从而发生溃疡,其主要病理改变是十二指肠球部、胃角或胃小弯处出现圆形或椭圆形溃疡,边缘光整、底部洁净,由肉芽组织构成,上面覆盖灰白色或灰**纤维渗出物;活动性溃疡周围黏膜常有炎性水肿,溃疡浅者累及黏膜肌层,深者可达浆膜层,血管溃破时引起出血,穿破浆膜层引起穿孔,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腹钝痛、灼痛、胀痛等,尤以空腹时为著;周期性发作,秋冬季为多,发作具有节律性,查体可见上腹部轻压痛。

47 四生丸的药理作用

[5]

471 对凝血功能的影响

君药侧柏叶煎剂能明显缩短出凝血时间,其有效成分为槲皮苷和鞣质,炒侧柏叶炭和焖煅侧柏叶的止血作用比生侧柏叶强。臣药生地黄能促进凝血功能。佐药荷叶有促凝血和止血作用。艾叶醇提取物水溶液部分能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从艾叶中分离的β谷甾醇和5,7二羟基6,3',4'三甲氧基黄酮也有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艾叶几种烘品水煎剂有止血作用,生品水煎剂无效。

472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君药侧柏叶煎剂对金**葡萄球菌,卡他球菌、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白喉杆菌、乙型链球菌、炭疽杆菌等均有抑 *** 用,水浸剂1:100对人型结核杆菌有抑 *** 用,且与异烟肼有协同作用,水煎剂对流感病毒、疱疹病毒也有抑 *** 用。佐药艾叶对肺炎链球菌、金**及白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福氏痢疾杆菌有抑 *** 用,艾叶水煎剂对脑膜炎双球菌也有抑 *** 用;艾叶烟熏后对许兰黄癣菌、絮状表皮葡萄球菌、趾间毛癣菌等多种致病性真菌有抑 *** 用。

473 对呼吸系统功能的影响

君药侧柏叶煎剂醇沉部分及提取物黄酮等均有镇咳和祛痰作用;侧柏叶煎剂醇沉后部分对支气管平滑肌有松弛作用,并能阻断乙酰胆堿的作用,故有平喘作用,此外侧柏叶对气管-组织呼吸有降低组织耗氧量的作用。佐药艾叶油及其有效成分有中枢性镇咳作用,艾叶油、旷萜品烯醇、萜品西醇4,β丁香烯醇等对支气管平滑肌均有直接松弛作用,并能对抗组胺、氨甲酰胆堿引起的气道平滑肌收缩反应。

474 对消化系统功能的影响

君药侧柏叶煎剂醇沉后部分对肠管有明显的舒张作用;侧柏叶15g水煎服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出血,其潜血转阴天数平均28天,说明对此类出血有止血作用。臣药生地黄煎剂有保护肝脏、防止肝糖元减少的作用。佐药艾叶油混悬液有促进胆汁分泌和利胆作用。

475 抗炎、抗氧化作用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臣药生地黄有显著的抗炎消肿作用;怀地黄可增强GSHPx的活性,降低LPO含量而具有抗氧化作用。生地多糖对ConA诱导的淋巴细胞的DNA合成、蛋白合成以及IL2的产生有明显的增强作用,同时通过阻断环磷酰胺、 *** 的某些作用环节起到保护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艾叶油对多种炎症均有抑制及抗变态反应作用,同时能抑制脾及胸腺生长,抑制溶血素生成及单核细胞吞噬功能;艾叶水提物具有很强的抗补体活性。

476 对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的影响

君药侧柏叶有显著的镇静作用,并能延长戊巴比妥钠的睡眠时间。臣药生地黄能减轻糖皮质激素对垂体-肾上腺皮质功能和形态的影响,使血浆皮质酮浓度升高;能显著改善甲亢等阴虚患者交感肾上腺素能神经的兴奋症状,同时还有镇静催眠作用。

48 歌诀

四生丸用三种叶,鲜荷鲜艾加侧柏;生地共捣如泥煎,吐衄妄行因血热[2]。

49 摘录

《妇人大全良方》

5 《校注妇人良方》卷七方之四生丸 51 组成

生荷叶、生艾叶、生柏叶、生地黄各等分[6]。

52 制法

捣烂为丸,鸡子大[6]。

53 四生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一丸,水煎服[6]。

54 功能主治

《校注妇人良方》卷七方之四生丸功能凉血止血[6]。治血热妄行,吐血衄血。[6]

55 方解

方中侧柏叶清热凉血止血;生地黄凉血养阴;荷叶止血散瘀;艾叶止血而性温,可防寒凉太过以致血止留瘀之弊[6]。

6 《妇人大全良方》卷四方之四生丸 61 处方

炒僵蚕、地龙、白附子、五灵脂、草乌各等分[6]。

白僵蚕(炒去丝)地龙(去土)白附子(生)五灵脂 草乌(去皮、尖)各等分

62 制备 ***

上药为细末,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6]。

63 功能主治

《妇人大全良方》卷四方之四生丸主治骨节作痛,或浑身麻痹[6]。

治妇人血风,骨节疼痛,手臂抬举不起,行履不得,并浑身麻痹。

64 四生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二十丸,茶水或酒送服[6]。

每服20丸,茶、酒任下。或作末,每次15克,酒调下。

65 摘录

《妇人大全良方》卷四

7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方之四生丸 71 组成

五灵脂、骨碎补、川乌、当归各等分[6]。

72 制法

上药为细末,无灰酒打糊为丸,梧桐子大[6]。

73 四生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七至十五丸,温酒送下[6]。

74 功能主治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一方之四生丸主治口眼㖞斜,半身不遂[6]。

8 《儒门事亲》卷十二方之四生丸 81 组成

黑牵牛子、大黄、朴硝、皂角(蜜炙)各等分[6]。

82 制法

上药为细末,泛水为丸[6]。

83 四生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七十至八十丸,食后服[6]。

84 功能主治

《儒门事亲》卷十二方之四生丸主治实热便秘[6]。

9 《圣济总录》卷十一方之四生丸 91 组成

草乌头半两,白僵蚕1两,苦参1两,黑牵牛1两(并生用)。

92 主治

《圣济总录》卷十一方之四生丸主治皮肤风痒,疮癣,(疒帬)麻冷痹,热毒痈疖。

93 四生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15丸,温酒送下,日3次。

94 制备 ***

上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95 摘录

《圣济总录》卷十一

10 《圣济总录》卷五十二方之四生丸 101 组成

乌头半两(生,去皮脐),木鳖子半两(去壳,研),狗脊(去毛)半两,苦参1两。

102 主治

《圣济总录》卷五十二方之四生丸主治肾脏风毒攻注,腰脚生疮。

103 四生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20丸,温酒送下,不拘时候。

104 制备 ***

上为末,烂研猪肾,入少许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105 摘录

《圣济总录》卷五十二方之四生丸

11 《圣济总录》卷一八六方之四生丸 111 组成

萆薢、防风(去叉)、狗脊(去毛)、乌头(去皮脐,生用)各等分。

112 功效

《圣济总录》卷一八六方之四生丸卷一壮元气之功效。

113 主治

《圣济总录》卷一八六方之四生丸主治一切筋骨疼痛。

114 四生丸的用法用量

每日服10丸,渐加至30丸,空心温酒或盐汤送下。

115 制备 ***

先以河水浸乌头7日7夜,切作片,每乌头1两,即用盐半两同炒黄,次与诸药同为细末,用米醋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116 摘录

《圣济总录》卷一八六

12 《医方类聚》卷二一二引《施圆端效方》之四生丸 121 组成

白附子1两,干姜1两(炮),舶上硫黄1两,半夏(姜制)1两。

122 主治

《医方类聚》卷二一二引《施圆端效方》之四生丸主治妇人沉痼久冷,赤白崩漏,脐腹痛,窘迫后重,大便冷秘涩闷。

123 四生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1015丸,空心艾汤送下,日2次。

124 制备 ***

上为细末,酒糊为丸,如小豆大。

125 摘录

《医方类聚》卷二一二引《施圆端效方》

13 《医方类聚》卷二十引《神巧万全方》之四生丸 131 组成

半夏半斤,天南星5两,白附子4两,大附子2两。

132 主治

《医方类聚》卷二十引《神巧万全方》之四生丸主治风痰壅盛,胸膈不利,及诸般风疾。

133 四生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1丸,茶、酒任下,更入少龙、麝尤佳。

134 制备 ***

上4味,捣罗为末,净乳钵内用水1斗半浸,逐日换水,春、夏3日,秋、冬7日,频尝,以不麻人即去水,于筲箕内以厚纸澄干,再研细,以糯米糊为丸,如鸡头子大。

135 摘录

《医方类聚》卷二十引《神巧万全方》

14 《普济方》卷一○四方之四生丸 141 组成

生半夏1两,生南星1两,生白矾1两,南康蚌粉1两。

142 功效

《普济方》卷一○四方之四生丸卷一治风顺气,化痰逐饮之功效。

143 四生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食后生姜汤送下。

144 制备 ***

上为末,用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145 摘录

《普济方》卷一○四

15 《普济方》卷二四一引《海南四时摄生论方》之四生丸 151 组成

川狠毒、黑附子、海桐皮、天南星各等分。

152 主治

《普济方》卷二四一引《海南四时摄生论方》之四生丸主治脚膝骨节毒风,行履不得。

153 四生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10丸,盐汤或冷酒送下。

154 制备 ***

上生用为末,头醋煮糊为丸,如绿豆大。

155 摘录

《普济方》卷二四一引《海南四时摄生论方》

16 《百一选方》卷三方之四生丸 161 组成

五灵脂、当归、骨碎补、川乌头(去皮尖)各等分。

162 主治

《百一选方》卷三方之四生丸主治左瘫右痪,口眼歪斜,中风涎急,半身不遂,不能举者。

163 四生丸的用法用量

每服7丸,渐加至10丸、15丸,温酒迭下。

164 制备 ***

上为细末,用无灰酒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165 用药禁忌

忌服灵宝丹,恐药无效。

166 摘录

  古代美女化妆法则

  花钿

  这种化妆方式又称花子、面花、贴花,是贴在眉间和脸上的一种小装饰。

  关于花钿的起源,据宋高承《事物纪厚》引《杂五行书》说:南朝“宋武帝女寿阳公主,人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经三日洗之乃落,宫女奇其异,竞效之”。因故称之为“梅花妆”或“寿阳妆”。

  至宋朝时,还在流行梅花妆,汪藻在《醉花魄》中吟:“小舟帘隙,佳人半露梅妆额,绿云低映花如刻。”

  贴花钿成风也是在唐朝。花钿是用什么做成的呢?古时候做花钿的材料十分丰富,有用金箔剪裁成的,还有用纸、鱼鳞、茶油花饼做成的,最有意思的是,甚至蜻蜓翅膀也能用来做花钿!如宋人陶谷所著《潸异录》上说:“后唐宫人或网获蜻蜓,爱其翠薄,遂以描金笔涂翅,作小折枝花子。”可见古时妇女的化妆方式不仅丰富,而且别出心裁,不拘一格。花钿的颜色有红、绿、黄等,大家熟悉的《木兰辞》中就有“对镜贴花黄”一句。花钿的形状除梅花状外,还有各式小鸟、小鱼、小鸭等,十分美妙新颖。

  口红

  古代称口红为口脂、唇脂。口脂朱赤色,涂在嘴唇上,可以增加口唇的鲜艳,给人健康、年轻、充满活力的印象,所以自古以来就受到女性的喜爱。这种喜爱的程度可以从《唐书·百官志》中看到,书中记:“腊日献口脂、面脂、头膏及衣香囊,赐北门学士,口脂盛以碧缕牙筒。”这里写到用雕花象牙筒来盛口脂,可见口脂在诸多化妆品中有着多么珍贵的地位!

  口脂化妆的方式很多,中国习惯以嘴小为美,即“樱桃小口一点点”,如唐朝诗人岑参在《醉戏窦美人诗》中所说:“朱唇一点桃花殷。”

  唐朝元和年以后,由于受吐蕃服饰、化妆的影响,出现了“啼妆”、“泪妆”,顾名思义,就是把妆化得像哭泣一样,当时号称“时世妆”。诗人白居易曾在《时世妆》一诗中详细形容道:“时世妆,时世妆,出自城中传四方,时世流行无远近,腮不施朱面无粉,乌膏注唇唇似泥,双眉画作八字低,妍媸黑白失本态,妆成近似含悲啼。”这种妆不仅无甚美感,而且给人一种怪异的感觉,所以很快就不流行了。

  唐宋时还流行用檀色点唇,檀色就是浅绛色。北宋词人秦观在《南歌子》中歌道:“揉兰衫子杏黄裙,独倚玉栏,无语点檀唇。”这种口脂的颜色直到现代还在流行着。当然,无论是朱赤色还是檀色,都应根据个人的不同特点,不同条件来适当加以选择使用,千万不能以奇异怪状的时髦为美。

  傅粉

  傅粉即在脸上搽粉。中国古代妇女很早就搽粉了,这一直是最普遍的化妆方式。据唐书记载,唐明皇每年赏给杨贵妃姐妹的脂粉费,竟高达百万两!对于傅粉的 *** ,清初戏剧家李渔的见解颇为独到,他认为当时妇女搽粉“大有趋炎附势之态,美者用之,愈增其美”,“白者可使再白”,“黑上加之以白,是欲故显其黑”,鲜明地道出了化妆与审美的关系。更值得深思的是,古人还把傅粉等化妆方式同道德修养相联系,指出美容应与自我的修身养性结合起来,如东汉蔡邕认为:“揽照拭面则思其心之洁也,傅粉则思其心之和也,加粉则思其心之鲜也,泽发则思其心之顺也,用栉则思其心之理也,立髻则思其心之正也,摄鬓则思其心之整也。”这种观点,不仅颇有见地,而且寓意深刻。

  额黄

  额黄,又叫鸦黄,是在额间涂上**。这种化妆方式现在已不使用了,它起源于南北朝,在唐朝盛行。据《中国历代妇女妆饰》中记:这种妆饰的产生,与佛教的流行有一定关系。南北朝时,佛教在中国进入盛期,一些妇女从涂金的佛像上受到启发,将额头涂成**,渐成风习。南朝简文帝《美女篇》云:“约黄能效月,裁金巧作星。”这里说的约黄效月,就是指额黄的化妆方式。唐朝额黄盛行时,温庭筠在诗中吟出“额黄无限夕阳山”之句,李商隐也写道:“寿阳公主嫁时妆,八字宫眉捧额黄。”唐朝牛僧孺在《幽怪录》中还专门记述了神女智琼把额头化妆成**的故事。至宋代时额黄还在流行,诗人彭汝励歌曰:“有女夭夭称细娘,珍珠落鬓面涂黄。”这些都反映出古代妇女喜欢额黄的情景。

  画眉

  画眉是中国更流行、最常见的一种化妆 *** ,产生于战国时期。屈原在《楚辞·大招》中记:“粉白黛黑,施芳泽只。”“黛黑”指的就是用黑色画眉。汉代时,画眉更普遍了,而且越画越好看。《西京杂记》中写道:“司马相如妻文君,眉色如望远山,时人效画远山眉。”这是说把眉毛画成长长弯弯青青的,像远山一样秀丽。后来又发展成用翠绿色画眉,且在宫廷中也很流行。宋朝晏几道《六么令》中形容:“晚来翠眉宫样,巧把远山学。”《米庄台记》中说“魏武帝令宫人画青黛眉,连头眉,一画连心甚长,人谓之仙娥妆。”这种翠眉的流行反而使用黑色描眉成了新鲜事。《中华古今注》中说杨贵妃“作白妆黑眉”,当时的人将此认作新的化妆方式,称其为“新妆”。难怪徐凝在诗中描写道:“一旦新妆抛旧样,六宫争画黑烟眉。”

  到了盛唐时期,流行把眉毛画得阔而短,形如桂叶或蛾翅。元稹诗云“莫画长眉画短眉”,李贺诗中也说“新桂如蛾眉”。为了使阔眉画得不显得呆板,妇女们又在画眉时将眉毛边缘处的颜色向外均匀地晕散,称其为“晕眉”。还有一种是把眉毛画得很细,称为“细眉”,故白居易在《上阳白发人》中有“青黛点眉眉细长”之句,在《长恨歌》中还形容道:“芙蓉如面柳如眉”。到了唐玄宗时画眉的形式更是多姿多彩,名见经传的就有十种眉:鸳鸯眉、小山眉、五眉、三峰眉、垂珠眉、月眉、分梢眉、涵烟眉、拂烟眉、倒晕眉。光是眉毛就有这么多画法,可见古人爱美之心的浓厚。

  古代化妆品——

  古代女子的“眉笔”:

  据说画眉之风起于战国,在还没有特定的画眉材料之前,妇女用柳枝烧焦后涂在眉毛上(好怪异的化妆哦,还是做现代人好)。

  古代女子画眉所用的材料,随着时代的饿发展而变化。

  从文献记载来看,最早的画眉材料是黛,黛是一种黑色矿物,也称“石黛”。

  描画前必须先将石黛放在石砚上磨碾,使之成为粉末,然后加水调和。磨石黛的石砚在汉墓里多有发现,说明这种化妆品在汉代就已经在使用了。

  除了石黛,还有铜黛、青雀头黛和螺子黛。

  铜黛是一种铜锈状的化学物质。青雀头黛是一种深灰色的画眉材料,在南北朝时由西域传入。螺子黛则是隋唐时代妇女的画眉材料,出产于波斯国,它是一种经过加工制造,已经成为各种规定形状的黛块。使用时只用蘸水即可,无需研磨,因为它的模样及 *** 过程和书画用的墨锭相似,所以也被称为“石墨”,或称“画眉墨”。

  到了宋代,画眉墨的使用更加广泛,妇女们已经很少再使用石黛。

  关于画眉墨的 *** *** ,宋人笔记中也有叙述,例如《事林广记》中说:“真麻油一盏,多着灯心搓紧,将油盏置器水中焚之,覆以小器,令烟凝上,随得扫下。预于三日前,用脑麝别浸少油,倾入烟内和调匀,其墨可逾漆。一法旋剪麻油灯花,用尤佳。”这种烟薰的画眉材料,到了宋末元初,则被美其名曰“画眉集香圆”。元代之后,宫廷女子的画眉之黛,全部选用京西门头沟区斋堂特产的眉石,至明清也如此。到了20世纪20年代初,随着西洋文化的东渐,我国妇女的化妆品也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画眉材料,尤其是杆状的眉笔和经过化学调制的黑色油脂,由于使用简便又便于携带,一直沿用到今天。

  芳泽可亲——妆粉

  中国妇女使用妆粉至少在战国就开始了,最古老的妆粉有两种成分,一种是以米粉研碎制成,古粉字从米从分;另一种妆粉是将白铅化成糊状的面脂,俗称“胡粉”。因为它是化铅而成,所以又叫“铅华”,也有称“铅粉”的。

  两种粉都是用来敷面,使皮肤保持光洁。

  关于米粉的 *** *** ,在《齐民要素》里有比较详细的记载,最原始的制粉 *** ,是用一个圆形的粉钵盛以米汁,使其沉淀,制成一种洁白粉腻的“粉英”,然后放在日中曝晒,晒干后的粉末即可用来妆面。由于这种 *** *** 简单,所以在民间广泛流传,直到唐宋时期,人们 *** 米粉,仍然采用这种 *** 。

  还有一种香粉,是用粟米 *** ,类同上,只是最后再加上各种香料,便成香粉,由于粟米本身含有一定的粘性,所以用它敷面,不容易脱落。和米粉相比,铅粉的 *** 过程复杂得多,从早期的文献资料看,所谓铅粉,实际上包含了铅、锡、铝、锌等各种化学元素,最初用与妇女妆面的铅粉还没有经过脱水处理,所以多呈糊状。自汉代以后,铅粉多被吸干水分制成粉末或固体形状。由于它质地细腻,色泽润白,并且易于保存,所以深受妇女喜爱,久而久之就取代了米粉的地位。

  除了单纯的米粉、铅粉以外,古代妇女的妆粉还有不少名堂,如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宫人段巧笑以米粉、胡粉掺入葵花子汁,合成“紫粉”。

  唐代宫中以细粟米制成“迎蝶粉”。

  在宋代,则有以石膏、滑石、蚌粉、蜡脂、壳麝及益母草等材料调和而成的“玉女桃花粉”。

  在明代则有用白色茉莉花仁提炼而成的“珍珠粉”以及用玉簪花合胡粉制成玉簪之状的“玉簪粉”。

  清代有以珍珠加工而成的“珠粉”以及用滑石等细石研磨而成的“石粉”等等。

  还有以产地出名的,如浙江的“杭州粉”(也称官粉);荆州的“范阳粉”;河北的“定粉”;桂林的“桂粉”等等,粉的颜色也由原来的白色增加为多种颜色,并掺入了各种名贵香料,使其具有更迷人的魅力。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考古工作的深入开展,大批妆粉实物相继出土,有的盛在精致的钵内,有的安装在丝绸的包里,最有特色的是从福建福州出土的南宋妆粉,被制成特定形状的粉块,有圆形、方形、四边形、八角形和葵瓣形等等,上面还压印着凸凹的梅花、兰花以及荷花纹样。

  姹紫嫣红话胭脂

  胭脂是古代妇女常用的化妆品,历代典籍中有关胭脂的写法有很多,如“焉支”、“烟支”、“鲜支”、“燕支”、“燕脂”、“阏氏”等等。

  它是一种红色的颜料,有种说法认为古代胭脂的真正产地是匈奴境内的焉支山,而“阏氏”这个名称,是对匈奴人对宫廷妇女的一种称呼,原指贵族正妻,因为这些贵族妇女常用“阏氏”妆饰脸面,所以“阏氏”成了她们的代称呼。

  据说胭脂传入中原和张骞出使西域有关。所谓“胭脂”实际上是一种名叫“红蓝”的花朵,它的花瓣中含有红、黄两种色素,花开之后被整朵摘下,然后放在石钵中反复杵槌,淘去黄汁后即成鲜艳的红色颜料。

  妇人妆面的胭脂有两种,一是以丝绵蘸红蓝花汁而成,名为“绵燕支”;另一种是加工成小而薄的花片,名叫“金花燕支”。这两种胭脂都可经过阴干处理,使用时只要蘸少量清水即可涂抹。

  到了大约南北朝时期,人们在这种红色颜料中又加入了牛髓、猪胰等物,使其成为一种稠密润滑的脂膏,由此,燕支被写成“胭脂”,“脂”有了真正的意义。《红楼梦》44回中有一段关于胭脂的描写,说得非常形象。这种胭脂“也不是一张,却是一个小小的白玉盒子,里面盛着一盒,如玫瑰膏子一样。宝玉笑道:‘铺子里卖的不干净,颜色也薄,这是上好的胭脂拧出汁子来,淘澄净了,配了花露蒸成的,只要细簪子上挑上一点儿,抹在唇上,足够了;用一点水化开,抹在手心里,就足够拍脸的了。’平儿依言妆饰,果然鲜艳异常,且又甜香满颊。”

  除了红蓝外, *** 胭脂的原料还有重绛、石榴、山花以及苏芳木等。重绛是一种绛红色染料,它的色彩比较浓重,不及红蓝鲜艳透明。在汉魏时常常被用来作燕支的材料。石榴花也是一种红色颜料,在隋唐时常用来炼染女裙,时称“石榴红裙”,但也可用来制成胭脂。

  与石榴花相仿的是山花,山花是一种野生植物,经过提炼加工,则可为化妆材料。苏方木也名“苏木”,它的颜色虽比较黯淡,但作为染料饿历史却很长,早在魏晋时期就是一种主要的红色染料。

  由于胭脂的推广流行,汉代以后,妇女作红妆者与日俱增,且经久不衰。从大量的文献记载以及形象资料来看,古代妇女化妆,往往是脂粉并用,单以胭脂妆面的比较少见,具体做法可分为三种:

  1、在化妆之前先将胭脂与铅粉调和,使之变成檀红——即粉红色,然后直接抹于面颊,因其在敷面以前已经被调和成一种颜色,所以色彩比较统一,整个面部的敷色比较均匀,能给人以庄重、文静之感,所以多用于成年妇女;

  2、先抹白粉,再涂胭脂,胭脂的位置往往集中在两腮,所以双颊多呈红色,而额头、鼻子以及下颌则露出白粉的本色来,中国古代传统画人技法中有“三白”之说,就是根据这种化妆 *** 而来(实物可见唐寅的绘画,里面大多数女性都是这样化妆的),从图象来看,这种妆式常用以青年,历史书中的“桃花妆”一词,即指这种妆式;

  3、先在面部上涂抹一层胭脂,然后用白粉轻轻罩之。由于用色的程度不一,名称也不同,浓艳者称“酒晕妆”,稍浅一些称“飞霞妆”。

  荷叶的功效介绍:

  荷叶 (《食疗本草》)

  异名蘧(《尔雅》)。

  来源为睡莲科植物莲的叶。

  植物形态详莲子条。

  采集6~9月收采,除去叶柄,晒至七、八成干,对折成半四形,晒干。

  夏季,亦用鲜叶或初生嫩叶(荷钱)。

  药材干燥的叶通常折叠成半圆形或扇形,完整或稍破碎。

  叶片展开后呈圆盾形,直径30余厘米。

  正面青绿色或棕绿色,有白色短粗腺毛:背面灰**或淡灰绿色,平滑有光泽;中心有一突起的叶柄残基;全缘;叶脉明显,粗脉21~22条,由中心向外放射,并分生多数细脉。

  质脆,易碎。

  微有消香气,味淡微涩。

  以叶大、完整、色绿、无斑点者为佳。

  全国大部地区均产。

  化学成分叶含莲碱、荷叶碱、原荷叶碱、亚美**碱、前荷叶碱、N-去甲基荷叶碱、D-N-甲基乌药碱、番荔枝碱、鹅掌楸碱、槲皮素、异槲皮甙、莲甙、酒石酸、柠檬酸、苹果酸、葡萄糖酸、草酸、琥珀酸、鞣质。

  还含抗有丝分裂作用的碱性成分。

  炮制荷叶:以水洗净,剪去蒂及边缘,切丝,晒干。

  荷叶炭:取净荷叶,置锅内,上覆一口径略小的锅,上贴白纸,两锅交接处用黄泥封固,煅至白纸呈焦**,停火,待冷取出。

  性味苦涩,平。

  ①《滇南本草》:性微温平,味辛。

  ②《本草崇原》:气味苦,平,无毒。

  ③《医林纂要》:苦涩,平,微咸。

  归经入心、肝、脾经。

  ①《本草求真》:入胆。

  ②《本草再新》:入心、肝、肺三经。

  ③《本草撮要》:入足太阴、阳明经。

  功用主治-荷叶的功效清暑利湿,升发滑阳,止血。

  治暑湿泄泻、眩晕,水气浮肿,雷头风,吐血,衄血,崩漏,便血,产后血晕。

  ①盂诜:破血。

  ②《本草拾遗》:主血胀腹痛,产后胞衣不下,酒煮服之;又主食野菌毒,水煮服之。

  ③《日华子本草》:止渴,并产后口干,心肺燥,烦闷。

  ④《日用本草》:治呕血、吐血。

  ⑤《滇南本草》:上清头目之凤热,止眩晕,清痰,泄气,止呕,头闷疼。

  ⑥《品汇精要》:治食蟹中毒。

  ⑦《纲目》:生发元气,裨助脾胃,涩精浊,散瘀血,淆水肿、痈肿,发痘疮。

  治吐血、咯血。

  衄血、下血,溺血、血淋、崩中、产后恶血、损伤败血。

  ⑧《本草通玄》:开胃消食,止血固精。

  ⑨《本草备要》:洗肾囊风。

  ⑩《生草药性备要》:舂汁,治白浊,(煅)存性,治莲蓬疮。

  ⑾《太苹再新,:清凉解暑,止渴生津,治泻痢,解火热。

  ⑿《现代实用中药》:用于妇人慢性子宫炎,赤白带下,男子遗精或夜尿证;又为解毒药。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3钱(鲜者05~1两);或入丸、散。

  外用:捣敷、研末掺或煎水洗。

  宜忌①《纲目》:畏桐油,茯苓、白银。

  ②《本草从新》:升散消耗,虚者禁之。

  ③《随息居饮食谱》:凡上焦邪盛,治宜清降者,切不可用。

  选方①治秋时晚发之伏暑,并治湿温初起:连翘三钱(去心),杏仁二钱(去皮、尖,研),瓜蒌壳三钱,陈皮一钱五分,茯苓三钱,制半夏一钱,甘草五分,佩兰叶一钱。

  加荷叶二钱为引,水煎服。

  (《时病论》) ②治阳水浮肿:败荷叶烧存性,研末。

  每服二钱,米饮调下,日三服。

  (《证治要诀》) ③治雷头风证,头面疙宿肿痛,憎寒发热,状如伤寒:荷叶一枚,升麻五钱,苍术五钱。

  水煎温服。

  (《内经类编试效方》清震汤) ④治阳乘于阴,以致吐血衄血:生荷叶、生艾叶、生柏叶、生地黄各等分。

  上研,丸鸡子大。

  每服一丸,水煎服。

  (《妇人良方》四生丸) ⑤治吐血不止:一经霜败荷叶,烧存性,研末,新水服二钱。

  (《肘后方》)二嫩荷叶七个,擂水服。

  (《纲目》) ⑥治吐血咯血:荷叶焙干,为末,米饮下二钱匕。

  (《经验后方》) ⑦治崩中下血:荷叶(烧研)半两,蒲黄、黄芩各一两。

  为末。

  每空心酒服三钱。

  (《纲目》) ⑧治下痢赤白:荷叶烧研,每服二钱:红痢蜜、白痢沙糖汤下。

  (《纲目》) ⑨治产后血运,烦闷不识人。

  或狂言乱语,气欲绝:荷叶三片,蒲黄二两,甘草二两(炙微赤,锉)。

  上药捣筛为散。

  每服三钱,以水一中盏,煎至五分,入生地黄汁一合,蜜半匙,更煎三,五沸,去滓,不计时候温服。

  (《圣惠方》荷叶散) ⑩治妊娠伤寒,大热闷乱,燥渴,恐伤胎脏:卷荷叶嫩者(焙干)一两,蚌粉花半两。

  上为末。

  每服二钱,入蜜少许,新汲水调下,食前服。

  (《三因方》罩胎散) ⑾治脱肛不收:贴水荷叶,焙,研,酒服二钱,仍以荷叶盛末坐之。

  (《经验良方》) ⑿治遍身风宿:荷叶三十枚,石灰一斗,淋汁,合煮渍之,半日乃出,数日一作。

  (《圣惠方》) ⒀治赤游火丹:新生荷叶,捣烂,入盐涂之。

  (《摘元方》) ⒁治黄水疮:荷叶烧炭,研细末,香油调匀,敷患处,一日二次。

  (《单方验方新医疗法选编》) ⒂治脚胫生疮,浸*腿膝,脓水淋漓,热痹痒痛:干荷叶四个,藁本二钱半。

  上细切,水二斗,煎至五升,去渣。

  温热得所,淋渫,仍服大黄左经汤。

  (《证治准绳》荷叶藁本汤) ⒃治漆疮:荷叶(燥者)一斤。

  以水一斗,煮取五升。

  洗了,以贯众末掺之,干则以油和涂。

  (《圣济总录》荷叶汤) ⒄治扑打坠损,恶血攻心,闷乱疼痛:火干荷叶五斤。

  烧令烟尽,细研,食前以童子热小便-小盏,调三钱匕,日三服。

  (《圣惠方》) ⒅治斧伤疮:荷叶烧研擦之。

  (《濒湖集简方》)

  名家论述①《纲目》:按闻人规《疽疹八十一论》云,痘疮已出,复为风寒外袭,则窍闭血凝,其点不长,或变黑色,此为倒黡,必身痛,四肢微厥,但温肌散邪,则热气复行而斑自出也,宜紫背荷叶散治之。

  盖荷叶能升发阳气,散瘀血,留好血,僵蚕能解结滞之气也,此药只得而活人甚多,胜于人牙、龙脑也。

  又戴原礼《证治要诀》云,荷叶服之,令人瘦劣,单服可以消阳水浮肿之气。

  ②《医林纂要》:荷叶,功略同于藕及莲心,而多入肝分,平热、去湿,以行清气,以青入肝也。

  然苦涩之味,实以泻心肝而清金固水,故能去瘀、保精、除妄热、平气血也。

1、防治疫毒:孙思邈《千金要方》:“避疫气,令人不染”。

2、防止蚊虫叮咬:夏季蚊虫较多,古代没有灭蚊药,一般人家又没有蚊帐子,夏季大多室外休息,小孩皮肤嫩,蚊子最容易咬小孩的头面和脖子,所以把香囊戴在脖子周围和胸部。

3、防止毒蛇咬伤:南方空气潮湿,山区毒蛇较多,住在山区里的人为了防止毒蛇进入床铺,就佩戴雄黄香囊,蛇类闻见雄黄的气味,就会远离。白娘子喝了雄黄酒就会现出原形,一般小蛇就更不在话下了。

4、避秽化浊:夏季梅雨多湿,或山区终年荒芜人烟,杂草丛生,动植物腐烂,产生秽浊之气,进入此类山区,或夏季秽浊较重时,有避秽化浊的作用。

5、吸汗:陈示靓的《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中提及一种“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彩线贯之,搐使如花形。”以及另一种“蚌粉铃”:“端五日以蚌粉纳帛中,缀之以绵,若数珠。令小儿带之以吸汗也”。

6、清新室内空气。

五月初,正是春夏之际,虫害复生,时疫流行。此时人们首要的就是要消毒防病,民间艺人用香袋包药佩带,既治病除臭驱虫散浊,薰香去汗味,又是人们盼望孩子们健康平安心愿的表露,为孩子们增添了如意的玩物,耍起来小巧玲珑,香爽周身,一举多得。所以,香囊多在五月初开始佩戴。

追溯香包的起源,早在先秦时代,女子用五线制成的饰物戴在头上,到了南北朝时期,就发展为香袋,到了唐代,出现了装有香料的香球。

  香包的主要原料是雄黄、艾叶、熏草等,其作用在古代被神化了,就如《封神榜》中的小哪吒的红兜肚,有斗邪必胜的效果。

  在所有的端午的习俗中,最富于静态美和温馨气息的莫过于 *** 和佩戴香包。以前医药水平不发达,人们就把具有杀菌作用的雄黄、艾草、菖蒲研成粉末,用布包起来戴在胸前,利用它散发出来的气味驱散夏天的蚊虫。同时,做香包属于女红,也有很多女孩子做来送给意中人。

  端午节戴香包习俗的演变

  五月俗称毒月,根据风土志记载,农历五月五日为阳极之日又叫中天节,有制造各式各样避邪物的风俗,而在荆楚岁时记,也记载着每逢端午节这一天,以艾草剪成老虎的形状,或者剪裁布做成小老虎,来避除一些有毒的东西,另外风俗通上面记载,用五色彩线系绑在小孩子的手臂上,可使他长命百岁,叫它做长命缕。

  慢慢的这两项风俗逐渐合而为一,演变成用五色彩线系着一个装满艾草,雄黄和檀香粉末,混合香料的小布袋给小孩挂着,防止毒虫侵扰,有袪毒避邪的功用,并成为一种保命吉祥的象征。于是就此确定了香包的地位。

  端午节戴香包的原因

  端午节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 *** ,玲珑夺目。

  香囊又叫香袋、香包、荷包等,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有用碎布缝成的,内装香料(用中草药白芷、川芎、芩草、排草、山奈、甘松、高本行制成),佩在胸前,香气扑鼻。陈示靓的《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提及一种“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彩线贯之,搐使如花形。”以及另一种“蚌粉铃”:“端五日以蚌粉纳帛中,缀之以绵,若数珠。令小儿带之以吸汗也”。

  古语说:“端午节物:百索、艾花、银样鼓儿、花花巧画扇、香糖果子、粽子等等”。

  佩香囊,避邪驱瘟、襟头点缀。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拴五色丝线。香囊中所用的中草药物,能散发出天然的香气,这种香气属中药学理论中的五臭范畴,具有开窍醒神、化湿醒脾、辟秽悦神等功效。

  现代医学研究也证明这些药物之所以有芳香气味,是由于其含有大量挥发油,这些挥发油具有抗菌、抗病毒等作用。

  端午节传统香囊中的香料可以预防感冒、手足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