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干湖到底是不是洗澡鱼

畜牧养殖017

查干湖到底是不是洗澡鱼,第1张

查干湖到底是不是洗澡鱼
导读:查干湖是洗澡鱼。查干湖虽然因为碱性水和野生生长模式,养育出了肉质鲜美的大鱼。但是由于东北冬季时间长,水温很低,鱼类的生长速度就会非常缓慢,想要每年都达到300万斤的产量非常困难。为此,查干湖渔业集团在附近建了一个1000多亩的渔场专门用来培

查干湖是洗澡鱼。

查干湖虽然因为碱性水和野生生长模式,养育出了肉质鲜美的大鱼。但是由于东北冬季时间长,水温很低,鱼类的生长速度就会非常缓慢,想要每年都达到300万斤的产量非常困难。为此,查干湖渔业集团在附近建了一个1000多亩的渔场专门用来培育胖头鱼苗,并且每年可以为查干湖提供200万斤左右的鱼苗。这说明大家对于查干湖鱼类的自然生长速度心知肚明,投向查干湖的鱼苗体型就是普遍偏大的。如果说这些鱼苗真的是夏季投放,冬季捕捞,那么说它是“洗澡鱼”似乎也不为过吧。

查干湖又名查干泡与旱河,在蒙古语中则为“查干淖尔”,意思是白色圣洁的湖,地处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境内,湖面南北长约37公里、东西平均宽达17公里,截止到今年6月,整个查干湖水域面积超过了400平方公里,是吉林省独一无二的更大天然内陆湖。

查干湖冬捕的鱼归国营查干湖渔场所有。1992年开始,养殖方针发生转变,即由历史上多年形成的以自然增殖为主、人工投放为辅,转变为以人工投放为主、自然增殖为辅,强化管理、科学捕捞,使查干湖渔场找到了一条生存之路,富场之路,发展之路。

同年,查干湖渔场开始三年封湖,从银行贷款553万元一次性人工投放鱼种65万公斤,开始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大水面开发工程。1995~2007年,每年投放鱼种50万公斤左右。

不间断的苗种投放,严格执行法定的休渔期,夹芯岛至北大肚划为常年禁捕区,大水面控制生产,渔业生产集中在冬季,以保证明水期间鱼类有充足的生长时间。

捕捞过程中用网目控制,加强管理,减少丢失,防止鱼类外逃等一系列措施,查干湖的渔业资源呈良性循环发展。2000~2007年,查干湖年产鲜鱼5000吨左右。

扩展资料

1945年,东北光复后,由于时局的变化,郭尔罗斯前旗曾几易隶属关系。1946年1月,隶属吉江省行署;同年2月成立郭前旗 *** ,六月隶属辽吉省三专署;9月隶属辽吉省二专署;1948年7月隶属嫩江省;1949年5月划归吉林省辖。

1955年9月27日国务院第19次全体会议讨论通过了“关于撤销郭尔罗斯前旗建制,成立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的决定”。1956年1月1日,正式成立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1956年4月,隶属吉林省白城专区,后属松原市。

-查干湖冬捕

查干湖的鱼是放的。查干湖因为每年产鱼的数量出名,每年产出的鱼量都是非常巨大的,并且在近些年中,查干湖里捕捞的鱼越来越多。从几万斤到现在二十多万斤,很多网友都对这些鱼的来历产生了怀疑。有网友称查干湖里面的鱼都可能是从一起地方运送过来的。

头大,头长大于体高,前部很阔,吻钝,阔而圆。口端位,口裂向上倾斜,下颌稍突出,上唇中间部分很厚。眼小,位于头侧中轴之下。鳞小,侧线完全。胸鳍大,末端远超过腹鳍基部。背部及体两侧上半部微黑,腹部银白色,体两侧有许多不规则的黑色斑点,各鳍呈灰白色,上有许多黑色小斑点。

查干湖里有多少鱼?这个问题恐怕没有人能说得清。只要有需要,查干湖的鱼永远捞不完!查干湖的冬捕全国闻名。

查干湖,意为白色圣洁的湖,是中国十大淡水湖之一,位于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境内。查干湖冬捕始于辽金时期,是我国目前唯一保留的蒙古族最原始的捕鱼方式。原始的冬网冰下捕鱼、马拉绞盘的方式已成为人类原始渔猎文化的活化石,被列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近几年当地注重生态保护,大力开展民俗文化游,举办查干湖冰雪渔猎文化旅游节。各大媒体广泛宣传报道,央视冬捕节专题节目,《舌尖上的中国》引燃热点。一年又一年冬捕时节,全国各地的游客奔向查干湖捕鱼!据悉,仅仅2017年,游客多达170万人。

2018年12月28日,查干湖第十七届冰雪渔猎文化旅游节开幕。最重要的事情是拍卖“头鱼”。所谓“头鱼”,就是当天捕捞的之一尾鱼,它被人们认为是具有非常好的彩头,如果谁能买到它,就好像是中了头奖一样。去年头鱼目测三十余斤,以99999元起拍。经过竞拍,最终拍卖价格创下历年头鱼竞拍价格的更高纪录,成交价999999元!网友不由地感慨,辛苦工作十年身价比不上一条鱼!

查干湖的野生鱼除了少部分外,大头是从别的水库捞起来放下去的!入冬前低价收购鱼,过水在冬捕季高价售出!临近水库和查干湖产的鱼,品质不一定有区别。因为有查干湖冬捕节的名声,加上各大媒体常年的宣传,消费者购买年货时候自然会追求更有名气的查干湖鱼。原本几块一斤的花鲢白鲢可以一下子卖到十几块,几十块一斤。

查干湖(吉林省西北部淡水湖),是内陆湖泊,出产鱼类自然是淡水鱼。

查干湖,在宋、辽时期称之为“大水泊”、“大渔泊”,北宋曾公亮主编的《武湖经总要》记载:“大水泊周围三百里”。辽太祖(916年)建国后称这里为“鸭子泺”,是契丹贵族的鱼猎之地。明代查干湖称之为“拜布尔察罕大泊”。后称查干泡、旱河,1983年(一说1984年)吉林省地名普查时,正式更名为查干湖,蒙语查干淖尔,意为白色的湖。

所谓洗澡鱼,就是提前在其他养殖鱼基地,购买养殖鱼,放入另一个地方捞上来,就是洗澡鱼。

“洗澡鱼”实际就是从别的地方捕捞而来的鱼,比如查干湖的洗澡鱼,把别的地方的鱼放在查干湖里,在冬捕的时候再把这些鱼打捞起来,并不是土生土长的查干湖鱼。

又比如千岛湖边上有些小养殖户,进了别处的鱼,放到千岛湖的水库网箱里,仅养殖三五个月后,甚至更短时间,就上市出售,号称“千岛湖有机鱼”,这叫洗澡鱼。其它水域若也存在此类现象,也可叫洗澡鱼。

扩展资料:

“洗澡鱼”主要有以下三种来源:

1、从喂食的养鱼专业户批发来的搬场鱼;

2、在练竿塘或传用比赛塘用“无倒刺钩”钓上放下,又钓上又放下的;

3、从精养塘或练杆塘钓滑的鱼反塘到钓天塘的。

通常多数是指那些从外地购买回来的活鱼在本地放养几天后就捞出来当作本地鱼卖的行为。

凤凰网-查干湖冬捕节,999999元的“洗澡鱼”?

新疆广播网-查干湖的鱼为何越捞越多?

因为许多商人嗅到了商机,将其他地方已长成的鱼投入到查干湖里充当查干湖的鱼,类似阳澄湖的“洗澡蟹”,选择已经快要长成的鱼苗,在捕捞期之前投放。

如果你看过《舌尖上的中国》,应该会对查干湖的鱼有所了解。如果你是一名地理爱好者,那应该早在《中国国家地理》中见过查干湖冬捕的饕餮盛宴。

作为历史可以追溯到辽时的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查干湖冬捕不仅源远流长,也是当地渔民一年中最重要的一次捕鱼事件。每年的12月到一月都会引来许多中外游客来此地观景,其场面之宏大,丝毫不逊色于钱塘江观潮。

当地人会在“鱼把头”的带领下祭湖,以企盼今年能有个好收成,随后拉网凿冰开始捕鱼。大于15公斤的鱼会被捕捞上来,每年补到的更大的鱼被称之为“头鱼”,“头鱼”会被拍卖,在有心客商的炒作下,它的拍卖价格也是一年比一年高。

正是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让许多商贩看到了商机,撇开别的不说,查干湖的胖头鱼不仅是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特产,更有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认证。加之媒体对这一盛景的追捧报道,许多有心的商贩就起了从中牟利的心思。类似于这两年炒的大热的阳澄湖大闸蟹,查干湖的胖头鱼自然也不免成为了商人们牟利的载体。

不过每年 *** 都会组织当地渔民在10月中上旬放养鱼苗,这是当地冬捕活动得以持续的根本原因。

一年一度的冬天又来临了,不知道小伙伙伴们怎么度过寒冷的冬天呢?是吃一顿火锅,还是去三亚度假呢?有人说,一定去查干湖捕鱼啊,这可是鱼季丰收的好时候!

确实 ,吉林省查干湖每到冬天撒网捕鱼,这已经是人们千百年来的传统 *** 了,所以这种捕鱼活动不参加一次真就可惜了。所以每年的冬季,查干湖周围可谓是热闹非凡,对于当地的渔民来说是一件再好不过的事情了。

之所以捕鱼这么出名,就是因为查干湖中的鱼个头大,捕鱼用的网得是几百米长的才行。在湖面上打个洞,然后撒网下去,等待一段时间后,再把网提上来时候,往里面都是个头非常大的大鱼。整个渔网的网眼非常大,人们不会捞小鱼,因为留着小鱼等到明年就会又丰收大鱼了。

每年查干湖的鱼都可以捕到很多,一开始有十万多斤的鱼,到今年,查干湖的鱼已经达到了三十万,这就让游客们觉得很奇怪了,查干湖就这么大,每年也会打捞不少,鱼为什么还越来越多呢?难道里面有假?

人们不仅仅满足于在这里捕鱼,还会经常将鱼拍卖,而且价格还非常昂贵。尤其是打捞上来的鱼中,体重更大的那个就会被人们称为头鱼,所以头鱼的价格一定是更高的。根据了解,曾经捕到一条重达五十斤的头鱼,起拍价就要达到十九万了,最后的成交价格竟然达到了八十六万左右。

为什么人们担心鱼中有假的问题呢?正常来说,这种野生的鱼没有经过人工喂养,在湖中自由地游来游去觅食,这样的话鱼的重量不会那么重,而且鱼的个头也不会很大,现今查干湖中的鱼不仅个头越来越大,而且数量一年比一年多,这样一想,难免会有人觉得,这里会不会有人工养殖的手段。

而且如果不是因为查干湖的这个有名的环境,这么大的鱼价格一定也不会那么高,所以有人就猜想是不是查干湖中的鱼是人工养殖出来的。对于查干湖中的鱼到底是不是野生的,为什么越来越多的问题,不知道大家是怎样想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