蝾螈怎么繁殖,蝾螈是什么动物

畜牧养殖020

蝾螈怎么繁殖,蝾螈是什么动物,第1张

蝾螈怎么繁殖,蝾螈是什么动物
导读: 1、繁殖方式:蝾螈是两栖动物中的一种,而两栖动物的繁殖方式是卵生。2、体内受精:蝾螈开始繁殖的时期是繁殖季节,5月份是野生蝾螈产卵的高峰期,蝾螈的受精方式是体内受精。3、产卵孵化:母蝾螈通常会将受精卵产在水草旁边的位置,

1、繁殖方式:蝾螈是两栖动物中的一种,而两栖动物的繁殖方式是卵生。2、体内受精:蝾螈开始繁殖的时期是繁殖季节,5月份是野生蝾螈产卵的高峰期,蝾螈的受精方式是体内受精。3、产卵孵化:母蝾螈通常会将受精卵产在水草旁边的位置,受精卵经过一段时间的发育即会成为幼体蝾螈,孵化需要的时间通常在5-25天左右。

一、蝾螈怎么繁殖

1、繁殖方式

蝾螈是一种两栖动物,两栖动物的繁殖方式的共同的特点是繁殖方式为卵生。卵生这种繁殖方式并不完全相同,有些物种采用的受精方式是体外受精,有些采取的受精方式则是体内受精。体外受精是很多两栖动物会采用的受精方式,蜥蜴繁殖时的受精方式是体内受精。

2、繁殖受精

到达合适年龄的蝾螈会在繁殖季节到来的时候开始繁殖,野生蝾螈产卵的高峰期是5月份,人工养殖蝾螈的产卵高峰期则通常会提前一个月。这个时候公蝾螈会先对母蝾螈展开追求,一直在活动母蝾螈的周围,有的时候还会触碰母蝾螈的泄殖孔。等到公蝾螈追求成功,母蝾螈就会反过来跟在公蝾螈后面。排出 *** 团的是公蝾螈,随着追过去的是母蝾螈,母蝾螈会将泄殖孔对准这个 *** 团,然后将 *** 团吸入体内,继续完成体内受精的过程。

3、产卵孵化

母蝾螈会产出受精卵,通常受精卵会被产出在水草旁边。母蝾螈有的时候每天都会产出一部分卵,每个繁殖季节都可以产出较多的卵。母蝾螈产出的受精卵会在一段时间的发育后,变为幼体蝾螈,孵化通常需要5-25天的时间,所需的具体时间与周围温度等因素有关。

二、蝾螈是什么动物

蝾螈是一种两栖动物,也可以叫做火蜥蜴,不是生物中很常见的,世界上蝾螈的种类有400多种。蝾螈是带有尾巴的,它的外形和蜥蜴类似,但是表面不带有鳞片,是一种很好的观赏动物,比如北方蝾螈、蝾螈、娃娃鱼,其中娃娃鱼是一种大型水生蝾螈。蝾螈中大部分生活的地区是淡水和沼泽地区,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温带地区。蝾螈吸水靠皮肤,因此需要的生活环境是潮湿的。

蝾螈的养法:

1、容器

养殖蝾螈首先要准备合适的容器,可以准备一个玻璃鱼缸。容器更好大一些,这样蝾螈的活动空间更加充足,而且也更方便观察它们所处的状态。

在鱼缸之中可以放入一些砂砾,这样可以模拟蝾螈在野外的环境,让它们更加适应。其中还可以种植一些水草,不仅观赏性更强,而且它们还能释放出一定量的氧气。

2、喂食

养殖蝾螈时还得给它们准备充足的食物。蝾螈最喜欢吃一些活的小动物,比如蚯蚓、水蚤、蝌蚪等,可以直接给它们投放活食吃。若是没有活食,也可以给它们吃虾或者瘦肉,此时需要先将食物切成小块,然后再给蝾螈吃。

3、水质

养殖蝾螈时,水质是一个重要因素。自来水不能直接使用,一定要晒过或者静置几天之后才能使用,不然其中会有比较多的氯气,导致蝾螈死亡。为了保证水质,还得定期换水。春季、夏季和秋季可以控制在3-5天更换一次,冬季则可以少一些,一个星期或者两个星期一次就行。

4、水位

养殖蝾螈时,水位不能太高,一般来说控制在30厘米左右比较合适,具体可以根据蝾螈的体型大小进行调整。

5、卫生

养殖过程中还得注意保持卫生,不然蝾螈就容易生病。有杂物或者蝾螈没有吃光的食物时需及时将其清理掉。

蝾螈的生活习性:

蝾螈属动物生活在丘陵沼泽地水坑,池塘或稻田及其附近。10月到次年3月多在水域附近的土隙或石下进入冬眠。3~9月多在山边水草丰盛的水坑或稻田内活动。底栖,爬行缓慢,很少游泳。多在水底觅食蚯蚓、软体动物、昆虫幼虫等。

像其他两栖动物一样,它们要靠皮肤来吸收水分,因此需要潮湿的生活环境。环境温度到摄氏零下以后,它们会进入冬眠状态。大多数成年的蝾螈白天躲藏起来,晚上才出来觅食。

有些则在繁殖季节才从地底下出来,或者是到温度和湿度适合于它们生存的时候,才会露面。有些种类的蝾螈,特别是无肺螈科的蝾螈完全是陆栖动物,它们远离河流和池塘。

蝾螈的体表因半透性,而导致水分散失,所以多数的蝾螈都栖息于潮湿的环境中,陆栖能力好一点的种类可以离水较远,但生活的环境仍以潮湿的苔癣环境为主,至于那些如大鲵等对水份较为依赖的种类,则多偏好生活在低温且水质清洁的环境中。

由此得知在饲养蝾螈时,环境中接近饱和的湿度,与可供进食、躲藏及休息的水塘是不可或缺的。多数的蝾螈都是个性相当温和的种类,所以饲养者可以依据饲养的能力与空间的调配来决定饲养密度与数量。

饲养蝾螈可以观察到相当多奇特的生物行为,而其中又以足部的再生、奇特的交配行为与陆栖与水栖型的交替更具有特色。

蝾螈具有相当强的生命力,尤其是其自愈能力相当优异,所以有时发现个体因为机械性的外伤而断肢时,不出多久便会由伤口长出一肉芽,并逐渐发展修复成原先的状态。

蝾螈无论在地表、树上、或是地下都能用它们短短的四足十分缓慢地爬行。它们可以用前足或者趾尖在池塘底部泥泞不堪的表面上行走,借助摆动尾巴来加快行走速度。

蝾螈大多体色鲜艳美丽,但它们是有毒的,它们就利用这种鲜艳夺目的颜色告诫来犯者,所以那些蠢蠢欲动的猎食动物就会敬而远之了。

当蛇向蝾螈发起进攻时,蝾螈的尾巴就会分泌出一种像胶一样的物质,它们用尾巴毫不留情地猛烈抽打蛇的头部,直到蛇的嘴巴被分泌物给粘住为止。有时,就会出现一条长蛇被蝾螈的粘液给粘成一团,动弹不得的场面。

蝾螈极小的腺体里还含有一种致命的细菌,并且能利用这种细菌产生一种毒素,这种毒素就是河豚毒素,当蝾螈受攻击时,会立即分泌这种致命的神经毒素,让对手吃不了,兜着走。

养六角蝾螈需要准备鱼缸、水温合适和食物选择。

1、准备鱼缸

六角蝾螈饲养时,要准备比其身体大两倍的鱼缸,如果要在鱼缸的底部铺上石头,石头的大小是六角蝾螈头的两倍,同时不能铺设沙石,六角蝾螈可能会在吃食中吃入沙子。

2、水温合适

六角蝾螈适合在冷水中养殖,建议水温在十二到二十五度,一般不是冰冻的水都能够饲养六角蝾螈。

3、食物选择

六角蝾螈是食肉性动物,并且喜欢吃活着的小动物,比如小虾、小昆虫、蠕虫等等,若不能喂养活着的动物,可以给六角蝾螈喂食牛肉、鱼肉、猪肉等,一定要将这些肉类切成小块,每次喂食不可过多,多余的食物要立即清理,以免腐烂对水质造成影响。

六角蝾螈的形态特征

六角蝾螈是两栖动物中著名的“幼体成熟(从出生到性成熟产卵均为幼体的形态)”物种,体长25~30厘米,头宽,眼小,舌大,肢和足甚小,尾颇长,背鳍由头背向后延伸于尾端,腹鳍从两个后肢中间延伸到尾末端,体色深棕色带黑色斑点,白化体、白色突变体以及其他颜色的突变体均常见。

蝾螈的喂食,一般的话常见的红虫和小鱼小虾之类的都可以,比较适合蝾螈的胃口,特别是适合大众口味。

于蝾螈的季节过渡,一般的话在夏天要注意遮阳,因为蝾螈皮肤相对来说比较薄,不然的话很容易水温过高导致蝾螈皮肤敏感受伤。冬天的话注意喂食就可以。

蝾螈的生长环境的设置,对于水族箱里面的器物放置,一般的话可以布置一些鹅卵石之类的,当然可以放一个石块浅滩。

饲养条件

容器

捕回蝾螈后,可以放在大的玻璃鱼缸内饲养,便于观察其活动。

缸底铺些洗净的沙砾碎石,注入30厘米深的潭水或井水,并投入少量金鱼藻等水草,布置成与捕捉场所相似的生态环境。沙石有吸附污物的作用;水草能进行光合作用,增加水中的含氧量,并供蝾螈产卵用。

饲养用水以清洁的池水为好,井水也适用。如果用自来水的话,放置3~5天后才可使用,否则自来水中残留的氯气会导致蝾螈中毒死亡。

换水是一项经常的管理工作。保持水质新鲜清洁,有利于蝾螈正常生活。冬季每1~2周换水一次其他季节每3~5天换水一次。

食物

蝾螈喜食活的小动物。水蚯蚓是较理想的饲料,可隔日投入少许;也可以将水蚯蚓放入单层纱布内包裹,用绳悬挂水中,水蚯蚓会从纱布空隙中伸出部分身体,蝾螈会游去拉食。

此外,小蝌蚪、孑孓、水蚤等,也是蝾螈喜爱的食物。在缺乏活动的小动物时,也可在超市购买冷冻虾,解冻后切成小块喂食,或者将瘦猪肉切成小块喂饲。但应注意投食不可过多,以无残食为宜,防止食物腐烂而影响水质。

扩展资料:

蝾螈,隶属蝾螈亚目、蝾螈科、蝾螈属。蝾螈科在中国有6属23种,分别占世界该科20属77种的303%与299%。

其分布范围北起秦岭以南,南达南海,西自横断山区的四川大凉山和云南腾冲及盈江一带,东至闽、浙沿海地区和台湾等岛屿,处于我国较湿润的亚热带。

本科动物在中国境内均匀分布于东洋界,古北界则缺如,其中有18种是中国特有种,约占中国该科23种的783%,占世界全科77种的234%。蝾螈属分布于中国及日本;中国现有4种(含两个亚种);日本有两种。

蝾螈属在中国的种数虽不多,但分布范围较宽,东起东海沿岸地区,西至云贵高原,北自河南省南部,南达广东;

其中东方蝾螈Cynops orientalisde 分布较广且连续,蓝尾蝾螈仅局限与云贵高原,另两种的分布区较窄,其中呈贡蝾螈 Cynops chengggongensis迄今只见于模式产地地区。

参考资料:

蝾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