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鱼的养殖 *** 是什么有哪些经济价值

畜牧养殖02107

七星鱼的养殖 *** 是什么有哪些经济价值,第1张

星鱼的养殖 *** 是什么有哪些经济价值
导读:  七星鱼头大而宽扁,吻短而圆钝,口大,鼻管粗大,向前伸过上唇。七星鱼也是食用的佳品,因此不少的人都在养殖它。以下是由我整理关于七星鱼养法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七星鱼的 饲养 ***  苗种放养 放养的七星鱼鱼苗要求无病无

  七星鱼头大而宽扁,吻短而圆钝,口大,鼻管粗大,向前伸过上唇。七星鱼也是食用的佳品,因此不少的人都在养殖它。以下是由我整理关于七星鱼养法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七星鱼的 饲养 ***

 苗种放养

 放养的七星鱼鱼苗要求无病无伤、体质健壮、规格整齐。体长有5厘米以下的鱼苗,先放于面积在10平方米以下,水深20—50厘米的水泥池中培育,每平方米可放体长2厘米的鱼苗2000—50O0尾。当鱼苗长至体长5厘米以上规格时,可转人大池养殖,每平方米放养20—50尾,高的可达100尾。

 饲养投喂

 七星鱼是典型的肉食性鱼类,喜吃动物性饲料,鱼苗阶段(体长在4厘米以下)以投喂水蚤、丰年虫、水蚯蚓为主,也可投喂肉糜、蛋黄等。随着鱼的长大食性也发生改变,动植物饲料都能吃,但仍偏爱动物性饲料。动物性饲料包括:蚯蚓、蝇蛆;黄粉虫、螺蚌肉、蚕蛹、鱼虾、畜离肉及内脏等。在动物性饲料缺乏时,也吃植物性饲料,如玉米粉、花生麦粉、豆渣、米饭、面条等。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特别是大规模养殖时,利用人工配合饲料饲养七星鱼尤为重要。鱼苗种阶段投喂粉状配合饲料(更好是经过微粉碎机粉碎,粘性强的饲料),要求粗蛋白含量在40—45%,待长至10厘米后转喂成形的颗粒饲料,粗蛋白含量为38—42%。无论投喂何种饲料,都要做到定时、定量、定质、定位喂鱼,并在池中设置食台。日投饲量要根据水温、天气变化和鱼的摄食情况来确定,一般为鱼体重的3一10%,每天喂2次,上午8—9时一次,下午6时左右一次。饲料投喂要适量,以鱼吃饱为准,防止剩余饲料污染水质。

 水质管理

 在养殖期间要保持水质清洁,定期换注新水,每次换水量最多占池水的——半,并及时排掉污物、残渣。池中要 种植 水葫芦,约占水面的二分之一,同时用竹杆、木条或绳子将水葫芦固定在一定位置。高温季节,池水要适当加深。水泥池面更好搭置凉棚或用黑色的遮阴网片遮荫。

七星鱼的经济价值

 七星鱼经我国广西、江西、湖北等地科技工作者的深入研究、驯养,已逐步转变成为人工养殖的一个品种。七星鱼具有重要的食用价值、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

 营养丰富,味道鲜美

 众所周知,一般鱼肉中含蛋白质比较高,而且容易为人体所消化、吸收,而七星鱼肌肉中的营养成分,又比一般家鱼更高一筹。据报道,七星鱼的肌肉中含粗蛋白为218%~225%,而草鱼、鲢鱼、鳙鱼、鲮鱼、鲤鱼的肌肉中含粗蛋白仅分别为1845、194%、171%、189%和200%;七星鱼肌肉中含粗脂肪为23%~27%,而草鱼、鳙鱼、鲮鱼的肌肉中含粗脂肪仅分别为14%、12%和16%。

 七星鱼肌肉中谷氨酸、天门冬氨酸、甘氨酸和丙氨酸等四种氨基酸的含量高,为697%,而鲇鱼、斑点叉尾鮰、埃及胡子鲇氨基酸含量分别535%、636%和552%,分别高162%、061%、145%。所以七星鱼比鲇鱼、斑点叉尾鮰、埃及胡子鲇等味道鲜美。

 药膳治病

 中医认为,七星鱼味甘、性平,具有慈补、祛风湿、壮筋骨、治湿痒、养阴补血、补肾壮阳、祛瘀生新、收敛和促进伤口愈合之功效。我国的营养专家根据中医“医食同源”的理论,推出“山斑淮山黑枣汤”,已成为南方病人喜爱的医膳之一。具体做法是,取七星鱼1尾、淮山30克、黑枣10粒、生姜3片。先将七星鱼去鳞,洗净后油煎片刻,加适量的水,放进淮山、黑枣,煲汤后加盐调味即可。

 集约养殖,效益良好

 七星鱼个体小、耐低氧、喜集群,这些决定了七星鱼可在较小的水体中进行高密度精养,不但在池塘、稻田、小网箱中可以进行高密度饲养,而且还可以在农家庭院内外、房前屋后、建小水池进行饲养,既可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又可供观赏,美化环境,一举两得,别有情趣。近几年来,广东、广西地区的七星鱼养殖户中有80%左右获得较好效果,其中部分农户在1997年以前开始养殖,由于当时商七星鱼产量很少,价格甚高,获利丰厚;在1999年以后,虽然市场上商品鱼价格下跌,但养殖七星鱼仍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一般养殖户投资润率均在40%以上。

 便于运输,满足需求

 七星鱼的呼吸系统,有一定的特殊性,它能吸收空气中的氧气,只要身体保持潮湿,在一定时间内可以存活。七星鱼的这一特点,为长途运输商品鱼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由于装运用水少,运输费用相对减少,不仅运输成活率很高,而且长途营运十分方便,对生产者和流通者均为有利。

 具有重要观赏价值,美化生活环境

 七星鱼属于小型鱼类,鱼体的亮绿斑纹给人以秀丽、明快、活泼的感觉,在水族箱中饲养,显得很有生气、活力,具有重要的观赏价值。

 营养分析

 1、七星鱼肉鲜美且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其中必需氨基酸7种,非必需氨基酸10种,其中必需氨基酸含量2823%,占氨基酸总量的3708%;

 2、七星鱼肉中的钙含量相对较高,导致七星鱼肌肉中的钙磷比例比鲤鱼、青鱼等几种鱼类都高。钙磷的比例较利于吸收。

 3、营养成分为:水分7979%、蛋白质 1910%、灰分097%、脂肪035%,氨基酸总量♂80821 mg/g ,♀74508mg/g。上述数据及矿物元素的含量表明,七星鱼是一营养价值较高的优良鱼类品种。

 食疗作用

 七星鱼有滋补强身、活血生肌、利尿祛风、通气消胀等功效。

 适宜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七星鱼的形态特征

 头大而宽扁,吻短而圆钝,口大,鼻管粗大,向前伸过上唇。鳞较大,头顶鳞片扩大,但不规则;头侧鳞片也较大。背鳍和臀鳍基部长;胸鳍和尾鳍均为圆形;无腹鳍。体缘黑色乃至灰黑色,腹部灰白。眼后头侧有2条黑色纵带,伸至鳃盖,上带且弯向胸鳍基底;体侧有7-9条尖端向前的“人”字形横带;尾鳍基底有1黑色眼状斑,斑周珠色或为1圈珠色亮点;全身布满珠色亮点,背鳍与臀鳍各有多行珠色亮点,尤以雄性更显著。

七星鱼的生活习性

 七星鱼为广温性鱼类,适应性强,生存水温为1-38℃,摄食水温为12-32℃,生长水温为13-30℃,更佳生长水温为15-28℃。有喜阴暗、爱打洞、穴居、集居、残食的生活习性。喜栖居于山区溪流,也生活在江河、沟塘等水体。性凶猛,动作迅速,为动物性杂食鱼类,以鱼、虾、水生昆虫等为食,在人工驯养条件下,喜食配合饲料和冰冻鲜鱼。初次性成熟年龄为2冬龄,人工养殖的鱼类为1冬龄,相对怀卵量为500粒左右。生殖期为4-6月,5-7月份为产卵盛期,繁殖水温为18-28℃,亲鱼有 配对 、筑巢、护幼的本能。分布于长江以南各水系,以上游相对较为多见。

 生长较慢,个体不大,体重一般为250克左右;但营养丰富,肉质细嫩,味鲜美,并有生肌、活血等药用价值,群众喜爱胜于斑鳢,畅销华南、港澳和东南亚地区。

 七星鱼日伏夜出 ,白天潜伏在水草丛中,夜间出来活动觅食 ,其还喜跳跃 ,在流水冲击的环境下会逆流上溯或跳离水面。七星鱼对环境适应能力很强 ,当水中缺氧时能将头露出水面借助鳃腔内的辅助器官呼吸空气,不因水中缺氧而浮头死亡,离水也能活较长时间,有利于高密度集约化饲养和活鱼运输。七星鱼个体重一般为 100 一 250克 ,最适生长水温15一 30℃,水温降到12℃开始不吃食,冬季寒冷多潜入洞穴或钻入泥层中避寒越冬。

钳鱼成鱼养殖成活率高,时间较短,对养殖条件要求也不很严格,主要还是池塘养殖,面积3亩~6亩,水深15米~2米为宜。既可单养,也可混养,混养效果较好。适宜混养的鱼类主要有鲢鱼、鳙鱼、草鱼、鳊鱼和罗非鱼。

在养殖中,饲料配方和投喂技术对鮰 鱼的生长很重要,国内外都有深入的研究,并设计出各种不同的饲料配方。中国加工饲料的原料,主要有鱼粉、大豆粉、小麦粉和玉米粉等。

当水温在15℃以上时,投喂浮性饲料;水温低于15℃时,投喂沉性饲料。每天投喂两次,即上、下午各1次,投饵范围应尽量扩大些。每天观察鱼的摄食情况,及时调整投饵率。

扩展资料:

捕捉 ***

钳鱼很容易被天然物质做成的饵料捉住,比如蟋蟀、爬行动物、小鱼、鲱鱼、 小龙虾、蛙、鲇鱼、翻车鱼和吸管。

钳鱼可以被象牙皂做成的饵料抓住,还可以用有臭味的饵料来抓它,比如死鱼、死龙虾、大蒜、血液、肝脏、肉、奶酪、面团,甚至酷爱粉都可以。 

有时这些臭饵料可以改制成面粉球或粉末状的物品,挂在钓鱼钩上。还可以把制好的这些挂在管子底部,慢慢地拴在钓鱼钩上,像鸡肝、小虾、狗食、鱿鱼和泡泡糖这些能在杂货商店买到的东西也可以抓住许多鱼。

  梭边鱼属于腐生生物,食用水中的泥土和腐殖为生。

  梭边鱼也叫钳鱼(qiányú),是北美洲主要的鲶鱼品种。它的官方产地为美国的密苏里州、爱荷华州、内布拉斯加州、堪萨斯州和田纳西州,它的俗称是“钳猫(channel cat)”。在美国,每年有800万人捕捉它,是更爱被人捕捉的对象之一,且它在水产业里的名气是更大的。它又叫斑点叉尾鮰,具有肉厚无刺,皮滑肉嫩,肥美味浓的特点。钳鱼的营养价值极高,具有大鲜、大补的特点,通常用来做成煲仔菜,尤适合用榨菜来焖制,以吊出其鲜味,吃时钳鱼鲜美嫩滑,别有一番滋味。

由于鮰鱼容易捕捞,起网率高,一般2~3网起捕率可达95%以上,所以捕捞不存在技术问题。

捕捞方式

捕捞分为完全捕捞或部分捕捞两种:前者将所有鱼类从池塘中集中一次捕出;后者即每一次仅从池塘中捕出部分鱼类。完全起捕通常采用反复拉网或将池塘排干的方式。在平原筑堤式池塘,通常用拉网起捕,在丘陵型山塘,通常先将水位降低,再拉网捕鱼。能排水的池塘,最后再用拉网或抄网在近排水口处将剩余鱼类捕出。

把池塘的水排干是一次性彻底起捕鱼类的 *** 。然而,此法浪费水资源,增加开支,排干水在池底分散捉鱼耗时、费力。

   捕鱼准备和具体措施

另外,在捕鱼前还应做好渔获物蓄养和运输的准备。鮰和其他淡水鱼一样,产品大多集中在秋冬起捕上市,有时因过于集中,导致一时难以出手,必须有蓄养的准备,即使运输,启运前也有一段需蓄养。蓄养最常用的是网箱,但蓄养期间应加倍小心,特别要防鱼类应激缺氧,还要防范偷盗。

为防止上市过于集中,更好是在不同时间,放养不同规格的鱼种,产品分散上市;而且,错开季节在春、夏季上市的商品鱼可获得更高的利润和效益。

斑点叉尾鮰个体重达600-1000g时适宜上市。多用拉网捕捞,因鮰鱼的抢食特性,个体差异很大,可捕大留小。捕前半天应停止投喂饲料。

日常管理与防病

为避免水体后期过肥形成“水华”,鱼塘应搭配放养白鲢60尾/亩、花鲢40尾/亩。当鱼个体重达250g时,晚21时至次日凌晨4时应加开增氧机,以保证水体溶氧含量。

斑点叉尾鮰抗病力强,加强巡塘,平时管好水质,一般不会发病。养殖中后期,每月投喂药饵7-10天。药饵可用大蒜素和VC拌料制成,不但可增强斑点叉尾鮰的抗病能力,还可促其健康生长。

如何养殖匙吻鲟呢?匙吻鲟养殖过程其实并不太复杂,现在很多地方已经开始大规模养殖了。现将匙吻鲟养殖 *** 分别介绍如下:

一、匙吻鲟鱼种培育

匙吻鲟鱼种培育主要是利用池塘进行单养或套养。池塘以池形规则、水源充足、水质清新、进排水方便、防逃设施完好的池塘为佳。面积以5-8亩为宜,池深15-25米,并配备增氧机。

池塘套养,常与长吻鲍、斑点叉尾鮰、黄颡鱼等底层鱼类搭配,池塘中主养鱼用商品饵料投喂,其剩余残饵肥水,促进浮游生物生长,供匙吻鲟摄食,池塘可不施肥或少施肥。

二、匙吻鲟成鱼养殖方式

成鱼养殖可用二种养殖方式,即池塘养殖和网箱养殖。

①池塘养殖。常采取主养和套养两种 *** 。

主养匙吻鲟,池塘中可混养草鱼、青鱼、沟鲶和鲈鱼等草食性和肉食性鱼类。每亩水面放养匙吻鲟鱼种300尾和混养鱼100尾左右。混养鱼的规格必须小于匙吻鲟。饲养期间要投喂人工配合饲料,混养草食性鱼类的池塘还要投喂鲜嫩牧草或水草。

套养是在养殖草食性和肉食性鱼类的塘中混养少量匙吻鲟,一般每亩水面套养15-20尾。经过一年时间养殖,匙吻鲟平均体重可达1千克以上。无论是主养还是混养,匙吻鲟的规格都要大于同池中其他鱼种的放养规格。

②网箱饲养。网箱养匙吻鲟主要依靠摄食水中的浮游动物生长,也可以直接投喂膨化颗粒饵料,饵料中应含粗蛋白36%以上。并且由于水体溶氧量高,一般在网箱中饲养的匙吻鲟体格健壮,成活率高。

三、匙吻鲟的病害防治

匙吻鲟在幼苗培育阶段病害较多。体长大于15厘米以上时,一般不会有病害发生。匙吻鲟对药物非常敏感,尤其是重金属盐药物,所以用药时要谨慎。有车轮虫寄生时,用浓度为0 3%的食盐水浸泡。其他鱼用抗生素,可按使用说明使用。要勤于观察鱼的活动情况,尽早发现鱼病,并及时对症下药。用药时,先小试,后全池使用。

101 介绍

育种程序的主要目标是使性状的平均值沿正向分布的性状或具有两个(或多个)离散类(例如生存)的性状在所需方向上移动,以增加所需性状级别的频率。从一代到下一代的总体平均或班级频率的变化称为选择反应。正态分布特征的选择响应如图74所示。

应用不同的育种策略可以获得选择反应或遗传增益。对于一个长期的育种目标,唯一适合育种核心的策略是某种类型的纯种繁育来进行加性遗传改良。可以用于生产商品鱼苗的育种策略比在核内进行的育种限制要少。如果可以进一步提高商品鱼苗的生产率,则可以使用任何种类的杂交,倍性操纵和性别操纵。应当避免任何商业性生产鱼苗的育种策略,这些策略会限制细胞核中附加遗传性能的进展(例如,在杂交计划中使用高度自交系,请参见下文)

所有的育种计划都应该从收集、比较和选择更好的遗传材料开始(更多细节见第16章)。试验品系和选择最适合农业生产品系的价值可能相当于几代品系内选择,如Bentsen等人所示。(1998)罗非鱼。图101显示了选择基础群体重要性的另一个例子,图101说明了大西洋鲑鱼品种之间以及同一品种内全同胞家庭之间屠宰时体重的差异(Gjedrem,1979b)。品系之间以及品系内全同胞家系之间的巨大差异说明了用更好的遗传物质开始育种计划的重要性。品系内全同胞家系间的差异也说明了通过选择进一步改良的可能性。

无限大群体中的近交定义为彼此之间的联系比某个群体中随机交配的个体更紧密相关的个体的交配。大多数水产养殖计划中实际使用的种群是有限种群,因为它们的成员数量有限。所有有限的种群都会经历某种程度的近交,这取决于为每个后代贡献后代的个体数量。种群的近亲繁殖通过第6章中定义和描述的近亲繁殖系数(F)来衡量。近亲繁殖系数表示从种群祖先的特定点开始累积的近亲繁殖量。近亲繁殖系数只有在选择了过去的特定时间后才有意义,超过该时间将不考虑祖先,并且此时所有等位基因都被认为是独立的。

知道任何育种结构的有效种群大小(Ne),每代近交率(ΔF)可以得出:

式中,Ne是每一个新世代用作亲本的父系和母系数量的函数(影响有效种群规模的其他情况见第6章):

Nm和Nf分别是雄性和雌性的数量。假设父本和母本之间没有遗传关系,当使用50个父本和50个母本时,Ne=100和ΔF=0005或05%。对于大多数性状来说,这可能是一个可接受的近交率。

近交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数量较少的性别。如果将父本数减少到30,则必须将母本数增加到150,以使Ne =100。如果父本数是20,则无论使用多少母本,Ne都不能超过80。品系均值之间的方差增加,品系内方差减小,换人话就是说,品系分化和品系内遗传均匀。在选择的封闭种群中,不可能阻止近交世代的增加。Pante等人。 (2001b)得出结论,系谱信息对于准确估计近亲繁殖的比率和水平是必要的,因为有效人口规模(Ne)不能很好地估计近亲繁殖的比率和水平。如果近亲繁殖的程度过高,则应使用一些无亲缘关系的动物作为亲本,以减少近亲繁殖的问题。有关更多信息,请参见第6章。

生物统一

近交可以是开发用于研究目的的品系的强大技术。高近交系是遗传稳定的,这对于将“标准”近交系用于实验目的是重要的,特别是对于要用于生物测定和其他实验的实验动物而言(Komen,1990)。

自交系与杂交

在实际的育种工作中,仅当生产自交系以便利用非加性遗传变异进行杂交时,才有意进行近交。近亲繁殖几乎是有害的,育种者通常力求尽可能避免近亲繁殖。

近交衰退是近交繁殖的结果。近交衰退主要导致与繁殖能力(繁殖力、卵大小、孵化率)或生理效率(鱼苗畸形、生长率、存活率)有关的性状所显示的平均表型值的降低。

近交衰退是指近交群体和基础群体之间的平均表现差异。由于与繁殖和生理效率有关的性状经常表现出近交衰退,因此在育种计划中保持近亲繁殖率在较低水平上是很重要的。

Gjerde等人(1983年)研究了三个水平的近亲繁殖(F=025,0375和05)对虹鳟鱼存活率和生长率的影响,表101。平均近交衰退(所有水平的近亲繁殖)分别为发眼卵10%、孵化卵53%和鱼苗111%。近交与近交衰退之间没有线性关系。鱼种的生长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近交衰退,而成鱼的生长则随着近交的增加而表现出越来越大的生长衰退。近交系数每增加10%,近交抑制系数分别为45%、53%和61%(近交水平分别为025%、0375%和05%)。

由连续一代(F=025)、两代(F=0375)和三代(F=05)全同胞交配获得

su等人。(1996)在虹鳟鱼中还发现,近交系数每增加10%,雌性产卵年龄延迟053%,产卵量减少61%。近亲交配对雄性卵大小和产卵年龄无显著影响。近交每增加10%体重,近交衰退在226%~577%之间,近交衰退有随体重增加而加重的趋势。

在对斑点叉尾鮰的实验中,Bondari和Dunham(1987)报告说,近亲繁殖(25%)增加了卵孵化所需的天数,但对产卵重量或孵化率没有显著影响。

近亲繁殖衰退的典型水平如表102所示。在这一点上,需要强调的是,一轮全同胞交配的近交系数为025,一轮半同胞交配的近交系数为0125。

如前所述,只有在产生近交系以利用非加性遗传变异进行杂交时,才有意的进行近亲繁殖。总的来说,生产、维持和替换自交系所需的资源和时间将通过改善纯种育种的加性遗传性能而得到更好的利用(Gjedrem,1985;Gjerde,1988)。

避免近交的育种 *** 可分为三大类:

利用大量随机交配群体

利用系统化的杂交方案消除近亲交配

利用品系杂交生产杂交种

使用大量的随机交配种群是最简单的 *** ,只需要育种者采取措施确保大量的鱼为下一代提供后代。

杂交育种是一种著名的遗传改良 *** ,在水产养殖中也有应用。杂交是指物种、品种、种群、品系或自交系之间的交配。杂交育种的主要目标是利用非加性遗传方差(杂种优势)。当自交系未经选择,其所有杂交的平均值应等于从中衍生出来的杂交群体的平均数。因此,近交后杂交不会产生任何改善,如果要进行任何改善,则必须在某个阶段进行选择。因此,杂交应被视为是对加性遗传改良计划的补充。

杂种优势也称为杂种活力,可以定义为后代在一个或多个性状上超过其父母的平均水平的现象,这是近亲衰退的逆转,通过相关个体交配获得的。这两种现象几乎普遍分布在动植物中,尤其与生殖适应有关。通常有两种 *** 用于估计杂种优势。之一个是将杂交后代与亲本品系/品系的平均值进行比较,第二个是将杂交后代与更佳亲本品系/品系的平均值进行比较。如果父母来自不同的基因库,则杂种的杂合度增加,因此杂种优势有望提高。给定性状的杂种优势增加的程度取决于亲本种群之间的遗传距离。

通过杂交和选择获得的相对收益取决于所讨论的一个或多个性状的加性和非加性变异的大小。如果非加性方差较大,则可以通过杂交获得大量收益(请参见第1034节)。

一般配合力是指一个亲本品种与其它许多品种的一系列杂交组合子代性状平均值。例如A品种和其它B、C、D、E等品种杂交后,子代产量都比较高,表示A品种有较高的一般配合力。特殊配合力是指一个品种A和其它B、C、D、E等品种杂交后所得只有一个组合AB的产量性状平均值较高,其它组合如AC、AD、AE的子代一般或较低,这种AB组合表现的能力即为特殊配合力高。

GCA= 加性效应

SCA=上位性和显性效应

一般配合力的差异是由于基础群体中的加性方差(A)和A×A互作造成的。特殊配合力差异可归因于非加性遗传方差和上位性。表103显示了当四个群体杂交时如何估计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

群体A和群体B的一般配合力(GCA)可估算如下:

A×B和B×A的特殊配合力(SCA):

一般来说,很难测定特定配合力的差异,也难以在育种计划中利用这些影响。制造和维持自交系几乎是商业上利用SCA的唯一手段,尽管SCA的一些用途可以通过杂交来实现。但如果不 *** 和测试特定的杂交组合,就无法测定一个杂交组合的特定配合力。

(邓飞老师测定)

https://blogcsdnnet/yijiaobani/article/details/84843868

正反交反复选择是一种既利用一般配合力又利用特殊配合力的杂交方案。Comstock等人给出了RRS的理论基础。(1949)和迪克森(1952)。RRS 从两个群体开始,A系和B系。

杂交是相互的,一些A系母本与B父本配对,一些B系母本与A父本交配。然后对杂交后代的性状进行测量,以改善性状,并根据后代的表现来判断亲本。只选择更好的亲本,其余的亲本,以及所有杂交后代,只用于测试亲本的配合力。之后舍弃。被选中的个体必须再次与自己的亲本交配,以产生下一代接受测试的父母。它们像以前一样再次交叉,循环重复。根据Falconer和Mackay(1996)的说法,RRS计划被家禽的商业育种家使用,并在玉米上取得了很好的结果,但是与其他选择 *** 的直接比较并不令人鼓舞。

当杂合子优于纯合子时,这种现象称为显性现象,见图102(Falconer和Mackay,1996)。通过两个不同等位基因固定的品系得到一个所有个体都是杂合子的f1基因,这是产生一组杂合子个体的唯一途径。在非近交群体中,对于特定的等位基因对,不超过50%的个体可以是杂合的。因此,如果一对特定等位基因的杂合子在优点上优于纯合子,那么近亲繁殖和杂交将是比不进行近亲繁殖选择的更好改进手段

此外,只有当对期望的性状或性状组合存在过度优势时,近亲繁殖和杂交才能达到没有近亲繁殖的选择所不能达到的效果。过度显性的存在及其重要性已经被广泛讨论,但实验证据普遍表明,对于大多数被研究的性状来说,过度显性现象并不重要(Falconer和Mackay,1996)。

1035 双列杂交

双列杂交是一种常用的自交系或不同品系或群体间杂交的试验设计,即每一个品系/群体与另一品系杂交。对于p 个品系,此过程产生最多p2组合。双列杂交通常用于在开始育种计划之前建立基础群体。杂交经常被用来将来自陌生群体的新基因导入本地品系。这通常是一种简单且非常廉价的 *** 来改良本地品系。然而,在引进新品种之前,应在现有的当地条件下对种群进行测试。

GIFT项目(养殖罗非鱼遗传改良)的基础群体为双列杂交。将4个亚洲养殖品系和4个非洲野生品系进行完全双列杂交(8×8=64个组合),研究其生长性能和存活率的杂种优势大小。结果见表104(Bentsen等人,1998年)。

在三向杂交中,两个品系(例如需要高生产力的品系)的F1与第三个品系杂交。在四向杂交中,两条不同品系的F1杂交。回交只涉及两个品系,F1与之一个杂交中使用的一个品系交配。

杂交在畜牧生产中应用广泛,生产肉用的大多数动物都是三元杂交或回交的后代。在水产养殖中,这些 *** 很少使用。

测试潜在种群的双列杂交通常是建立一个合成种群的起点,就像大西洋鲑鱼、虹鳟鱼和罗非鱼所做的那样。

合成群体是由不同数量的亲本群体、品种、或品系组成的。当培育一个综合种群时,育种者试图创造一些新的结合了亲本种群优势的群体。通过一系列选定的自交系或不同的群体,让F1和后代随机交配,或者通常是计划交配,创造出新的群体。

预期合成种群比亲本品系具有更多的杂合性,它们应显示出一些杂种优势。在合成种群数量减少之后,近交可以并经常减少这种杂种优势。另外,如果重组造成的损失很重要,那么这些损失在合成种群的后代中会很明显。

在确定杂交是否在特定物种的育种策略中占有一席之地的之一步是评估不同品系或物种之间所有可能的杂交,以确定所讨论的经济性状。如果可用品系的数量很大,就必须选择最有可能产生有价值结果的杂交组合。利用来源迥异的品系以及结合使用具有有利特性的品系可能是有利的。在以色列,杂交育种项目目前正在进行中,使用普通鲤鱼的品系杂交(Wohlfarth等人,1983年)。

其次,应开发自交系,并在自然条件下测试杂交,以找到最有价值的农业杂交品种。该育种系统特别旨在利用非加性遗传变异。这里的实际困难之一是由于高死亡率(近交抑制)而使自交系难以保持运转。 Bakos(1979; 1987)报告了将鲤鱼近交系用于杂交计划的结果。

第三,也是最后一个,如果可能的话,应该对一个往复递归选择(RRS)程序进行评估,以确定一般和特定组合能力的相对重要性。 RRS只能用于多次产卵的生物,因此不能用于例如太平洋鲑鱼。在大西洋鲑鱼中进行捕捞也将非常困难,因为大多数雄性在之一次产卵后死亡,而大量雌性则死亡。罗非鱼和虹鳟鱼等其他物种可能更适合应用RRS计划。

在育种计划中使用选定品系之间的杂交的一个显著优势是,这使育种者能够保护他们的遗传改良材料。只出售杂交动物,纯种的种畜不会被释放。

Chevassus(1979)回顾了鲑类物种间杂交的现状。他的结论是,在大多数情况下,杂种都是在相同的环境中养殖的,子代因为亲本物种表现出中等或充其量与亲本中较好的一个相同的生长。这与Refstie(1983a)对四种鲑鱼(大西洋鲑鱼、褐鳟鱼、海鳟鱼和北极红点鲑)杂交后的结果一致。杂交鱼的生长和存活率都没有超过大西洋鲑鱼的表现结果。

一些实验发现,在成活率方面有较好的结果,杂交种往往与生命力最顽强的杂交组合相似甚至更优越。

Benzie等人(1995)在将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和斑节对虾(Pesculentus)这两种虎虾杂交时,在生长率上没有发现杂交活力的迹象。杂交种的生长速率与纯斑节对虾相近或低于纯斑节对虾。

Gjerde和Refstie(1984)调查了5个挪威品系大西洋鲑鱼杂交的杂种优势效应。无论是生长率还是存活率,他们都没有发现显著的杂种优势效应(表105)。同样,Friars等人也是如此。(1979)发现大西洋鲑鱼鱼苗生长率无杂种优势效应。然而,在虹鳟鱼中,Gall(1975)和Ayles和Baker(1983)报道了虹鳟鱼品系杂交在体重上的显著杂种优势。

对常见鲤鱼品种进行了系统杂交。欧洲、俄罗斯、中国和日本的野生品系和驯化品系杂交的生长速度、存活率和耐冷性的杂种优势意义已被反复报道(表106)(Hulata,1995)。

Wohlfarth(1993)总结了以色列20多年来对鲤鱼的研究收集的实验数据,并得出结论:“生长杂种优势在鲤鱼中是一种常见但不普遍的现象。”通常,当亲本之一是Dor-70时,没有发现杂种优势。Dor-70是一种长期的群体选择实验,目的是为了更快的生长。Gjerde等人。(1999)估计了罗湖鲤鱼的体重和存活率的杂种优势,并得出结论,印度罗湖鲤鱼种群的杂交似乎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已经提到的罗非鱼的GIFT杂交实验(Bentsen等,1998)表明,在表现出明显杂种优势的22个杂交中,只有7个表现优于更佳纯品系,更大增益约为11%。一般而言,与体重的累加加反作用相比,对体重的非累加的遗传作用适度。

总体而言,与加性和互惠效应相比,非加性遗传效应对体重的影响是较小的。

Wohlfarth(1993)和Bentsen等人。(1998)报告的结果表明,非加性遗传效应的表达可能比加性效应对环境变化更敏感。由于基因型与环境的交互作用影响了非加性遗传性能,因此杂种优势可能在某些农场环境中表现不佳。在这种情况下,可能必须为某些农场环境生产专门的杂交种。

Knibb等人。(1997)发现海鲷品种间杂交产生的杂种优势很少,这是由于缺乏近亲繁殖和遗传分化。Knibb(2000)回顾了几项杂交试验的结果,得出结论:在所有物种中,杂交种通常都类似于其亲本的平均值。考虑到大量尝试生产新的杂交鱼,很少有(明显少于1%)能够持续商业化生产。

寻找不育的杂种可能变得非常重要,因为这种杂种不会将食物转移到性腺中,因此具有优越的生产性状。由于罗非鱼已经在几个种间杂交中获得了单性后代,这种单性(雄性)培养被认为是解决罗非鱼在几乎任何池塘条件下高繁殖力所造成的种群过剩的更佳解决方案。此外,男性的生长速度也比女性快。Pruginin等人。(1975)列出了几个100%产生雄性后代的杂交组合,而Hulata等人则列出了几个杂交组合。(1983)建议使用后代测试来确保罗非鱼获得100%的雄性后代。据报道,以色列的尼罗罗非鱼和奥利亚罗非鱼之间有希望杂交产生几乎所有的雄性后代(Hulata,1995)。

在一个群体内进行加性遗传改良的育种 *** 或策略被称为纯种育种,也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进行持续遗传改良的选择 *** 。必须避免近亲交配,选择拥有大多数阳性(理想)基因的个体作为下一代的父母。拥有大多数正基因等位基因的个体通常表现出良好的生产效果。这些“好基因”和特性会遗传给它们的后代。拥有大多数阳性基因的个体被认为具有很高的育种价值。

个体的繁殖价值不能直接测量。也不能100%准确测量。因此,真正的育种价值将是未知的,并且在很大程度上被系统和随机的环境效应以及基因间相互作用引起的影响所掩盖,基因型-环境相互作用的讨论见第14章。

育种值主要可以通过记录基因的产物,即性状的表型值(或使用第19章所述的与QTL连锁的遗传标记)来估计。表型记录可以从个体本身获得,也可以从作为全同胞和半同胞、子代或父母的亲属那里获得。相关个体的记录可以使用,因为个体及其亲属拥有共同的基因。一般来说,来自近亲的信息比来自远亲的信息更有价值。因此,全同胞的记录比半同胞的记录更有价值,因为与同父异母的同胞相比,个体与其全同胞共享的共同基因比例更大。关于后代的记录是特别有意义的,因为个体的繁育价值被严格定义为根据其后代的平均值判断的个体的价值。

含义: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的 *** 排出养殖水体中的有害物质,并补充溶氧达到可让鱼类正常生长的水质要求就是循环水养殖技术。优点:循环水养殖技术能减轻养殖户对优质水源的依赖性;该技术不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具有一定的可控性;节能减排,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一、循环水养殖技术

1、循环水养殖介绍

(1)含义

①循环水养殖技术是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的 *** ,排出养殖水体中的有害固体物、悬浮物、可溶性物质和气体或者转化为无害物质,并补充溶氧,让水质达到能让鱼类正常生长的要求。

②循环水养殖技术是在高密度养殖条件下,能循环利用水体的一种技术模式。

(2)运作原理

循环水养殖技术首先是利用物理、化学、生物的 *** ,除去水体中所含的残饵粪便、氨氮(TAN)、悬浮物等有害污染物,然后用消毒、脱氮、增氧等方式进行处理,把净化后的水体重新输入养殖池内,达到循环使用养殖水体的目的。

(3)优点

①循环水养殖技术能有效解决养殖尾水污染排放的问题,节能减排,保护环境。

②循环水养殖技术可以减轻养殖户对优质水源的依赖性,节约水资源。

③因为循环水养殖技术不受到气候、水质变化等自然环境的影响和控制,所以可控性强。

④利用循环水养殖技术养殖鱼类,能有效隔离病害和控制病源的侵入,降低鱼苗的携菌和发病率,方便管理。

⑤在高密度养殖时使用循环水养殖技术,能节省土地资源。

2、循环水养殖的几种模式

(1)内循环

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模式。

(2)外循环

受控式集装箱循环水绿色生态养殖技术、高位池循环水养殖模式、工厂化循环。

3、介绍循环水养殖的几种模式

(1)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模式

①池塘工程化循环水养殖模式(又称跑道鱼模式、推水养殖模式)是建立在已有池塘的基础上,通过对传统池塘进行工程化改造,把池塘分为小水体推水养殖区和大水体生态净化区两部分。

②在小水体区中通过增氧和推水设备形成仿生态的常年流水环境,可对草鱼、鲈鱼、鲫鱼、黄颡鱼、团头鲂、斑点叉尾鮰、青鱼、乌鳢、鳜鱼等多个品种展开高密度养殖。

③在大水体生态净化区中通过放养滤食性鱼类、种植水生植物、安置推水设施,对水体进行生态净化和大小水体的循环,除了需要适当的添加被蒸发的水量之外,整个养殖过程中无需换水。

(2)受控式集装箱循环水绿色生态养殖技术

①受控式集装箱循环水绿色生态养殖技术是以标准定制的集装箱为载体,然后通过使用控温、控水、控料、控菌、控藻等先进技术,有效的控制箱体内的养殖环境以及过程,实现受控式生态循环养殖。

②通常可把受控式集装箱循环水绿色生态养殖技术分为2种模式,分别是陆基式集装箱循环水养殖模式和一拖二集装箱循环水养殖模式。

③陆基式集装箱循环水养殖模式是以水边陆地为依靠,然后采用集装箱系统对鱼类进行集中饲养管理。运作过程中所产生的养殖尾水首先需要经过过滤分离,接着再利用池塘水体的自我净化能力,降解有害物质,然后再把表层的池塘水抽回集装箱里再次循环,随后才能利用。

④一拖二集装箱循环水养殖模式指由一个处理箱和两个养殖箱所组成的养殖系统,处理箱位于两个养殖箱的中间,可三位一体的实现全封闭式循环水养殖。此循环模式的核心在于处理箱(包括了物理过滤、生物净化、臭氧杀菌等系统组件),首先养殖尾水会通过物理过滤设备,过滤掉水中的粪便、 残饵等杂质,接着通过微生物滤床处理,对有害物质(溶于水中的氨氮、亚硝酸盐等)进行生物分解,然后经过杀菌后就可进入养殖箱,达到养殖水体的循环再利用。

(3)高位池循环水养殖模式

高位池循环水养殖模式会建设在有一定落差的地方,分开处理养殖区和水处理区,在养殖区会对鱼类进行集中饲养管理,而在水处理区会通过过滤、沉淀、生物净化等手段处理养殖尾水,降解有害物质,接着再把表层的池塘水抽回养殖池,完成循环再利用。

二、养殖证在哪里办

1、养殖证需要去当地人民 *** 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林业局动管站)进行办理。

2、养殖证是国家要求进行海域水产养殖和内陆水域养殖的养殖户必须要办理的一种证件。

3、凡是利用海域和内陆水域从事养殖生产活动的单位以及个人,都必须依法取得养殖证,才可进行养殖。

一、养殖池塘及水质条件

池塘面积53亩~63亩,水深20m~23m,水源为地下井水,池塘进排水方便,水质无污染,且每亩池塘配备增氧机1台。鱼种放养前,用生石灰100kg/亩或漂白粉5kg/亩~10kg/亩彻底清塘消毒,1周后加注清水08m~10m,施入有机肥10 0kg/亩~200kg/亩肥水。水质分析结果为pH值80,溶解氧14mg/L左右,COD156mg/L。

二、鱼种放养

鱼种放养量依据养殖方式而有所不同,精养时,斑点叉尾鮰1000尾/亩~1200尾/亩,鲢100尾/亩~150尾/亩,鳙30尾/亩~50尾/亩;混养时,斑点叉尾鮰600尾/亩~800尾/亩,鲢200尾/亩~250尾/亩,鳙80尾/亩~100尾/亩,团头鲂20尾/亩~30尾/亩,彭泽鲫50尾/亩~80尾/亩。如果要求当年出塘上市,斑点叉尾鮰鱼种放养规格应在体长15cm~20cm,其它品种鱼种放养规格应为30g/尾~50g/尾。放养鱼种的规格要求整齐、体表无伤。投放时用浓度为5%的食盐水浸浴鱼体5分钟~10分钟进行消毒。

三、饲料投喂

1饲料配制

  根据斑点叉尾鮰不同的生长阶段投喂不同配方的颗粒饲料,经筛选,斑点叉尾鮰鱼种(体重8g~50g)饲料的配方为鱼粉15%、豆粕32%、次粉25%、玉米粉10%、麸皮8%、酵母4%、胡饼6%、VA02%、VB02%、矿物质添加剂2%,饲料系数17;成鱼(体重50g以上)饲料的配方为鱼粉11%、豆粕353%、次粉13%、玉米粉21%、麸皮6%、酵母5%、胡饼4%、VA02%、VB02%、矿物质添加剂2%,饲料系数19。

  2投喂原则

  即定点:每天在固定位置投喂,边投喂边观察鱼体摄食和活动情况;定质:保证饲料原料新鲜、无霉变、无异味,加工后的饲料营养全面、颗粒适口、粉末少;定时:每天坚持同一时间投喂,由于斑点叉尾鮰从食物摄入体内到排出需6小时~8小时,因此鱼种阶段每餐间距5小时~6小时,成鱼阶段每餐间距8小时~10小时;定量:鱼种阶段日投喂量占鱼体总重的2%,每天投喂2次,成鱼阶段日投喂量占鱼体总重的1%,每天投喂1次,具体的日投喂量和每天投喂次数应依据水温、鱼体体重变化等灵活掌握。

  3驯化

  鱼种放养后要对其进行驯化。根据斑点叉尾鮰喜欢弱光摄食的习性,开始驯化摄食颗粒饲料的时间选择在黎明和傍晚,每天投喂2次,每次持续05小时。驯化时,在固定点用木棒敲击饲料盆,通过声音传导,使鱼体形成条件反射,定点集群摄食。通过20天左右的驯化后,可确定为每天上午的8点和下午的5点进行定点投喂。

4投喂技巧

  每次投喂在开始时量要少一些,间隔时间要长一些,投喂速度慢一些;待鱼体集中抢食数量多时,间隔时间短一些,投喂速度快一些;在投喂后期,间隔时间再长一些,至80%左右的鱼体不再激烈抢食时停止投喂。颗粒饲料的长度与粒径,在鱼种规格小于体长75cm时可投喂破碎的饲料,体长大于75cm的鱼种可投喂长度48mm的颗粒,规格达到体重220g后,通常投喂长度65mm、80mm或95mm的颗粒;颗粒饲料的粒径也要与鱼种规格相适应,鱼种规格为50g/尾~100g/尾时饲料粒径22mm,鱼种规格为100g/尾~200g/尾时饲料粒径32mm,鱼种规格大于200g/尾时饲料粒径42mm。

四、养殖管理

1每隔15天用50mg/L~100mg/L生石灰全池泼洒1次,以调节水体的pH值至微碱性,抑制养殖水体中有害细菌的生长,利于鱼类的生长和病害预防。

2适时控制水位。早春季节,气温升高较快,池塘水位宜浅,控制在08m~10m;夏季高温季节,水位应加深至20m以上;冬季气温低,气候寒冷,冰封期长达25个月,应将水位加深至23m以上,以防冻伤鱼体,保证鱼类安全越冬。

3高温季节,鱼类活动量大,鱼体新陈代谢旺盛,水质变化快,池塘要经常加注新水,可以每隔3天~5天加水,1次,每次加水20cm~35cm,且每次加水量视水体肥度、水色、水质而定,一般维持池水透明度为20cm~25cm。

4定时开启增氧机,可以增加池塘上下水层的流动,促进水体交流混合,增加底层水体的溶解氧含量。增氧机的使用 *** 为晴天中午开启1小时,阴天次日凌晨开启,阴雨连绵或水体较肥而需要预防浮头时在当天的后半夜开启。

5每隔半个月用粘网捕捞鱼体进行检测,了解生长情况,适时调整饲料配方和投喂量。每天早、中、晚坚持巡塘,观察鱼体摄食、活动等情况,认真记录。

五、病害防治

1鱼病流行季节要提前预防,采取外泼内服相结合的 *** ,可以有效地防止疾病的发生。外用泼洒的药物可选用生石灰50mg/L~100mg/L;内服的药物可选用土霉素200g/100kg、维生素C20g/100kg等,制成药饵加以投喂。

2我们认为,在高海拔盐碱地池塘养殖斑点叉尾鮰,只要把好饲料质量关,定期搞好水质消毒和病害预防,特别是小三毛金藻的预防工作,一般不会发生大的流行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