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池种莲藕兼养泥鳅,请问一亩地应放养多少斤2寸规格的泥鳅苗?

畜牧养殖0948

水泥池种莲藕兼养泥鳅,请问一亩地应放养多少斤2寸规格的泥鳅苗?,第1张

水泥池种莲藕兼养泥鳅,请问一亩地应放养多少斤2寸规格的泥鳅苗?
导读:  一、水泥池的建造  水泥池应尽可能选在便于进水和排水的地方。根据地势水泥池建为南北走向,建池前,首先把地面压实整平,水平相差不超过两厘米。整平后,上面铺1 层白色防渗膜,防渗膜上再铺1 层黑色保温膜。  二、莲藕的栽植和泥鳅的投放  1

  一、水泥池的建造

  水泥池应尽可能选在便于进水和排水的地方。根据地势水泥池建为南北走向,建池前,首先把地面压实整平,水平相差不超过两厘米。整平后,上面铺1 层白色防渗膜,防渗膜上再铺1 层黑色保温膜。

  二、莲藕的栽植和泥鳅的投放

  1、莲藕的栽植

  藕池建好后,开始填土施肥。土质以有机质丰富的壤土为好,肥料则以腐熟的鸡粪、人粪、牛粪为主。当气温保持在1 5 ℃ 以上时,开始植藕,藕种选择生长快、抗病害、产量高、无损伤、无断芽、新鲜的优质藕种进行栽植。

  2、泥鳅的投放

  放养的鳅苗要求体形匀称、肥满、大小一致、体色新鲜、精神好、规格在4~6cm以上,一般投放量视食物量在5万~7万尾/亩,这样可在当年养成商品泥鳅。放养前一定用高锰酸钾药浴浸泡消毒。为尽快让其适应人工饲养,应加以驯化。

  三、日常管理工作

  藕、鳅同池后的日常管理比较简单,主要抓好以下5 点:

  1、水质调控。

  饲养期间,除了坚持每天巡田,清除敌害,特别要注意水质变化。可采取注水提高水位和勤换水的 *** 加以调节。水质要求达到“肥、活、嫩、爽”,控制好水位。

  2、定期施有机肥,培肥水质。

  莲藕除施以基肥外,在生长期间还应进行合理追肥。施追肥应做到既要满足莲藕生长的需要和使用水有一定肥度,又不能伤害泥鳅。

  3、投放饵料。

  泥鳅是杂食性鱼类,养殖过程中既要肥水,又要进行人工投喂。从放苗第三天开始投喂,日投2次。投饲应视水质、天气、摄食情况灵活掌握,做到定质、定量、定时、定位。

  4、勤巡田,勤观察。

  如果遇到特殊情况可及时处理,特别是要做好泥鳅的防逃工作,下大雨时特别注意不能让水漫过田埂,以免泥鳅随水逃逸。对藕田里的老鼠、蛇等敌害生物及时清除驱捕,每天检查吃食情况、水质状况。

  5、泥鳅防病。

  藕、鳅同池,改善了水体环境,生态防病效果好,但也要做好人工防病工作。要在苗种放养前,用高锰酸钾药浴浸泡,杀灭寄生虫并对泥鳅的腐皮病、肤霉病、烂尾病等有较好的预防作用。

  6、注意事项

  施肥、用药时,藕、鱼两者要兼顾。泥鳅放养前可多施莲藕增叶肥,以后追肥腰勤施、少量。对莲藕防病治病时补药喷施对泥鳅有害的农药。

莲藕田里可以养青蛙和泥鳅。

泥鳅养殖条件

栖息环境

泥鳅为底栖鱼类,喜生活于有底淤泥的静水或缓和流水域中,如湖泊、池塘、稻田、沟渠、水库等,喜中性或偏酸性的黏性土壤,适宜的生活水温为10至32℃,最适水温为22至28℃;当水温在10℃以下或30℃以上时,泥鳅活动明显减弱;水温低于5℃或高于35℃以上时,就潜入泥中停止活动。冬季,泥鳅钻入淤泥20至30厘米处越冬,到第二年春天,水温达10℃以上时,才出来活动。

生活习性

泥鳅在底泥中或水的底层淤泥中活动,且喜昼伏夜出,长期在黑暗环境使其视力退化。但触须、侧线等却十分敏感,在避敌和觅食活动中起到关键作用。泥鳅除了用鳃呼吸外,还能进行肠呼吸,所以它对低溶氧的忍耐力很强。在缺水的环境中,只要泥土保持湿润,泥鳅仍可存活很长时间。泥鳅对环境的适应性很强,因而在鳅科100余种鱼类中,唯独泥鳅数量最多,分布最广。

摄食淤泥中藻类等底栖生物,也取食浮游动物。人工喂养时,可投喂昆虫、小型甲壳动物、水蚯蚓、嫩植物茎叶等,也可投喂豆饼、豆渣、糙糠等。

泥鳅是杂食性鱼类,体长5厘米以下的鳅苗主要摄食动物性饵料,如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等浮游动物,体长在5至8厘米时,除了摄食小型甲壳动物、昆虫幼虫、水蚯蚓外,还摄食高等水生植物、藻类和有机碎屑等,以后逐渐变为杂食性鱼类,几乎无所不食,凡水中和泥中的动植物及有机碎屑,都是泥鳅的天然饵料。泥鳅对动物性饵料最为贪食,特别爱吃鱼卵。亲鳅产完卵后,如果不及时取走,往往会把自己产的卵吃掉。泥鳅觅食主要是靠口须来完成,它的5对触须既是“探测器”帮助寻找食物,又是“过滤器”帮助分拣食物,可口的送入口中,不可口的弃掉,边吃食、边寻找、边移动。由于泥鳅取食广泛,所以与其他鱼类混养往往能起到“清洁工”的作用。泥鳅白天大多潜伏在泥中,喜上半夜外出觅食,如果环境安静,有时白天也出来活动。据养殖户观察,泥鳅在一昼夜间有两个明显的摄食高峰,上午8至9点和下午3至5点。而早晨5点左右为摄食低潮。在人工养殖条件下,白天投喂是完全可以的。一般情况下,泥鳅肠胃中的食物为其体重的8至10%;在繁殖季节,摄食量则更大些,泥鳅不同生长阶段的食物是不完全一样的。

泥鳅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水产,被人们誉为了“水中之参”,市场需求非常高,现在养殖的农民朋友也越来越多,那么要养殖出高产的泥鳅,要选择什么养殖模式呢?接下来一起了解下吧!泥鳅是一种营养价值很高的水产,被人们誉为了“水中之参”,市场需求非常高,现在养殖的农民朋友也越来越多,那么要养殖出高产的泥鳅,要选择什么养殖模式呢?接下来一起了解下吧!

1、池塘养殖

池塘的养殖,可以根据泥鳅不同发育阶段调节水位,而且日常投喂、防病、泥鳅捕捞方面都比较方便,池塘养殖也是实现高密度养殖的优质养殖模式,对于批量培育泥鳅苗,扩大泥鳅养殖规模是很有帮助的,这也让池塘养殖泥鳅成为了非常流行的方式。

2、稻田套养

稻田养殖泥鳅,能够让泥鳅吃掉稻田的害虫,可以减少农药使用,让粮食生产无公害,水稻吸收泥鳅排泄物和分泌物,能够加快生长速度,提高稻田水质,降低水稻和泥鳅的生产成本,而且对于高产泥鳅和水稻也是很不错的。

3、莲藕塘套养

该模式养殖泥鳅,能够实现藕鳅双收。

与稻田套养不同的是,由于莲藕杆上有短刺,所以藕塘套养则应选择刺少的莲藕品种,并控制泥鳅苗的投放数量,不宜过量投放泥鳅苗,以免泥鳅争食而出现病害。

4、网箱养殖

一般选择在向阳避风的湖泊、水库进行网箱养殖,网箱养殖面积可大可小,需要根据养殖环境决定,饲养时在网箱内铺一层肥泥,另外网箱的高度要高出水面30公分,避免泥鳅跳出,饲养泥鳅以人工饵料为主。

5、水泥池养殖

该方式也比较多见,主要是容易管理、捕捞容易,在养殖泥鳅的时候,需要对水泥池进行脱碱和消毒工作,才能放苗饲养,否则会导致水体碱性过高,造成泥鳅大量死亡。

以上就是关于泥鳅养殖模式的全部介绍,如果农民朋友想要养殖出高效益的泥鳅,可以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模式进行养殖,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

不可以!泥鳅属温水性鱼类,对环境适应能力强,多栖息于静水或水流缓慢的池塘、沟渠、湖泊、稻田等浅水域,通常生活在水的底层,有时喜钻入泥中,喜中性和偏酸性的泥土。泥鳅不仅能利用鳃呼吸,还能够利用皮肤和肠呼吸。用肠呼吸是泥鳅特有的生理现象。泥鳅的肠壁薄而血管丰富,具有辅助呼吸、进行气体交换的功能,当水中溶氧不足时,它能钻出水面吞吸空气,经在肠管中进行气体交换后,废气则由 *** 排出。它对缺氧环境的抵抗力,远胜于其它的养殖鱼类。因此,它是一种增产潜力很大的养殖鱼种。据密封装置实验,在水中溶液氧低达046毫克/升~048毫克/升时,泥鳅才开始死亡。池养情况下,缺氧时泥鳅会游至水面吞食空气,进行肠呼吸,因而,即使溶氧低于016毫克/升,仍可安然无恙。泥鳅的生长水温范围在13℃~30℃,最适水温为25℃~27℃,当水温降至5℃~6℃以下,或者夏季水温高达34℃~35℃以上,甚至天旱水干时,它都会潜入10厘米~30厘米的泥层中进行“休眠”。在休眠期间,只要土壤中稍有湿气,稍有少量水分湿润皮肤,就能维持生命。泥鳅善逃逸,春夏季节涨水时,池壁稍有漏洞,一夜之间就会逃走。因此,养殖泥鳅,务必加强防逃管理,进、出水口一定要有防逃设备。如果到收获期的时候,就很难捕捉了,因为你池塘里有藕,而莲藕的茎叶以及藤蔓会困扰着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