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骨大头鱼怎么培育出来的

畜牧养殖0956

缩骨大头鱼怎么培育出来的,第1张

缩骨大头鱼怎么培育出来的
导读: 1、缩骨大头鱼怎么培育出来的2、缩骨鱼的介绍3、淡水养殖什么鱼好养利润高4、缩骨鳙鱼苗哪里有卖?怎么培育?5、养殖大头鱼怎样快速生长,附养殖技术6、如何养殖大头鱼缩骨大头鱼用特亚低温物理 *** 处理后培育出来,又名缩骨鳙鱼,平时喜爱在肥沃的水
  • 1、缩骨大头鱼怎么培育出来的
  • 2、缩骨鱼的介绍
  • 3、淡水养殖什么鱼好养利润高
  • 4、缩骨鳙鱼苗哪里有卖?怎么培育?
  • 5、养殖大头鱼怎样快速生长,附养殖技术
  • 6、如何养殖大头鱼

缩骨大头鱼用特亚低温物理 *** 处理后培育出来,又名缩骨鳙鱼,平时喜爱在肥沃的水体中生活,行动比较迟缓,性情温驯,容易捕捞。而且缩骨大头鱼的抗病力强,主要吃浮游生物,也可吃糠麸、浸碎的豆饼和脐饼等人工饲料。

一、缩骨大头鱼怎么培育出来的

1、缩骨大头鱼是如何培育出来的

缩骨大头鱼用特亚低温物理 *** 处理后培育出来,缩骨大头鱼又名缩骨鳙鱼,它的身长是普通花鲢的二分之一,头部较大,而鱼身收缩后又像菜刀的模样,故而得名缩骨大头鱼。

2、缩骨大头鱼的生活习性

(1)缩骨大头鱼喜欢在肥沃的水体中生活,行动比较迟缓,性情温驯,容易捕捞。

(2)缩骨大头鱼的抗病力强,主要吃浮游生物。而在人工饲养的条件下,也吃糠麸、浸碎的豆饼和脐饼等人工饲料。

(3)在大型水体中,缩骨大头鱼的生长速度非常快。

二、缩骨大头鱼和大头鱼有什么区别

1、缩骨大头鱼和大头鱼的区别

(1)生活水域的不同:缩骨大头鱼一般生活在水域的上层,而大头鱼生活在水域的中上层。

(2)外形不同:缩骨大头鱼的头部大而宽,口宽大,稍上翘,眼位低,背部黑色,体侧深褐带有黑色或**花斑,腹部为灰白;而大头鱼的头特别肥大,口大,端位,下颌稍向上倾斜,体侧上半部灰黑色,两侧有许多浅**及黑色的不规则小斑点。

2、大头鱼分布的水域

大头鱼分布的水域很广,从南方到北方几乎全中国淡水流域都有它们。而且它们对于水质有清洁作用,所以一般也将大头鱼称为水中清道夫。

缩骨鳙鱼(缩骨鱼)又名缩骨花鲢、缩骨大头鱼,其鱼身体长为普通鳙鱼的二分之一,头部大,鱼身收缩成像菜刀模样故称缩骨鳙鱼。在珠三角是高效益养殖的淡水鱼品种,常见的名称是“仙骨鱼”。“仙骨鱼”是鳙鱼的突变种。鳙鱼在分类学上隶属于鲤形目、鲤科、鳙属,俗称大头鱼,故仙骨鱼又名“仙骨大头鱼”。仙骨鱼的特征是头部特大,体短起节,鳃盖内凹,体色较淡,肉质鲜美。群众形容这种鱼“头大如斗,体小如针”,“外形丑陋,味道一流”,“嫩、鲜、肥、白、滑,食过返寻味”。 过去,在江河装捞的鱼苗中偶有发现仙骨鱼,但为数极少,数千万尾中才出现一两尾。因此,人们视仙骨鱼为珍稀的鱼类,饭店酒楼用“仙骨鱼”烹制宴席佳肴。虽然仙骨鱼生长较慢,一般放养两年才达到体重1.5-2公斤的上市规格,但由于销路好,售价高,很受养鱼户青睐。广东省顺德市伦教镇鱼苗场从1986年开始探索开发“仙骨鱼”,于1988年人工繁殖成功,至1990年3年时间共人工繁殖“仙骨鱼”苗20万尾,培育出体长45厘米的鱼种9.1万尾,供应附近群众放养。1990年该镇混养“仙骨鱼”的池塘达330公顷,成为养“仙骨鱼”最多的镇。广东省中山市养鱼户还把“仙骨鱼”与普通鳙鱼杂交,培育出“仿仙骨鱼”,既保持了“仙骨鱼”的主要特点,又加快了生长速度。 仙骨鱼的生活习性与普通鳙鱼基本相同,都是以摄食水中浮游动物为主,养殖 *** 也基本一样。来源于中国百科网

摘要:鱼作为人们餐桌上的常见美食,市场广阔,所以很多创业者把目光放在了淡水鱼养殖上,那么淡水养殖什么鱼好养利润高?像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鲤鱼、鲫鱼、泥鳅、鳝鱼、武昌鱼都是值得养殖的淡水鱼品种,下面来了解下淡水鱼养殖品种以及淡水鱼养殖技术。一、淡水养殖什么鱼好养利润高

1、青鱼

青鱼是中国淡水养殖的四大家鱼之一,别称黑鲩、螺蛳青等,为鲤科青鱼属淡水鱼类,分布于中国各大水系,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以南的平原地区,长江以北较稀少,作为长江中、下游和沿江湖泊里的重要渔业资源和各湖泊、池塘中的主要养殖对象,栖息中下层,主食螺蛳、蚌、虾和水生昆虫。

2、草鱼

草鱼是中国淡水养殖的四大家鱼之一,别称油鲩、草鲩、白鲩、乌青等,栖息于平原地区的江河湖泊,一般喜居于水的中下层和近岸多水草区域。性活泼,游泳迅速,常成群觅食,为典型的草食性鱼类,幼鱼期则食幼虫、藻类等,也吃一些荤食,如蚯蚓、蜻蜓等。在干流或湖泊的深水处越冬,生殖季节亲鱼有溯游习性,已移殖到亚、欧、美、非各洲的许多国家。

3、鲢鱼

鲢鱼是中国淡水养殖的四大家鱼之一,别称白鲢、水鲢、跳鲢、鲢子等,喜生活于水的上层,常栖息于江河、湖泊及其附属水体中肥育,典型的食浮游生物的鱼类,终生以浮游生物为食,春夏秋三季,绝大多数时间在水域的中上层游动觅食,冬季则潜至深水越冬。

4、鳙鱼

鳙鱼是中国淡水养殖的四大家鱼之一,别称花鲢、胖头鱼、大头鱼、黑鲢等,有“水中清道夫”的雅称,生长在淡水湖泊、河流、水库、池塘里。多分布在水域的中上层。鳙鱼是滤食性鱼类,主要吃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等浮游动物,也吃部分浮游植物(如硅藻和蓝藻类)和人工饲料,从鱼苗到成鱼阶段都是以浮游动物为主食兼食浮游植物。

5、鲤鱼

鲤鱼别称鲤拐子、鲤子等,原产亚洲,后引进欧洲、北美以及其他地区,单独或成小群地生活于平静且水草丛生的泥底的池塘、湖泊、河流中,在水域不大的地方有洄游的习性。很早便在中国和日本当做观赏鱼或食用鱼,在德国等欧洲国家作为食用鱼被养殖,经人工培育的品种很多,如红鲤、团鲤、草鲤、锦鲤、火鲤、芙蓉鲤、荷包鲤等,品种不同其体态颜色各异。

6、鲫鱼

鲫鱼别称鲫瓜子、月鲫仔、土鲫等,为辐鳍鱼亚纲鲤形目鲤科鲫属的其中一种鱼类,经过人工养殖和选育,可以产生许多新品种,例如金鱼就是由此产生的一种观赏鱼类。鲫鱼分布广泛,全国各地水域常年均有生产,主要是以植物为食的杂食性鱼,喜群居而行,择食而居。

7、武昌鱼

武昌鱼别称团头鲂、缩项鳊等,为我国主要淡水鱼类之一,但分布范围窄,天然产量低,以湖北梁子湖所产量最为闻名,由于生长快,抗病力强、易饲养、肉质鲜美等特点,自1990年代被引种到全国各地,成为我国优良的主要淡水养殖鱼类之一。

8、泥鳅

泥鳅别称鱼鳅、泥鳅鱼等,生活在淤泥底的静止或缓流水体内,适应性较强,可在含腐殖质很丰富的环境内生活,在中国分布各地,南方分布较多,北方不常见,多在晚上出来捕食浮游生物、水生昆虫、甲壳动物、水生高等植物碎屑以及藻类等,有时亦摄取水底腐植质或泥渣。

9、鳝鱼

鳝鱼别称黄鳝、蛇鱼、血鳝、常鱼,为合鳃鱼科,黄鳝属鱼类,适应能力强,在河道、湖泊、沟渠及稻田中都能生存,喜在多腐植质淤泥中钻洞或在堤岸有水的石隙中穴居,白天很少活动,夜间出穴觅食。鳃不发达,而借助口腔及喉腔的内壁表皮作为呼吸的辅助器官,能直接呼吸空气,在水中含氧量十分贫乏时也能生存,出水后只要保持皮肤潮湿,数日内亦不会死亡。

二、淡水鱼养殖技术

1、根据养殖水体条件等分类

根据养殖水体条件,养鱼种类和规格、水域类型及养殖措施,淡水鱼类养殖又分为如下方式:

(1)静水养鱼和流水养鱼。

(2)单养、混养和套养。

(3)池塘养鱼、稻田养鱼、河道养鱼、湖泊养鱼、水库养鱼、网箱养鱼、围网与围栏养鱼及工厂化养鱼等。

(4)精养、半精养、粗养等。

2、池塘鱼类养殖技术

池塘养鱼是中国大部分地区使用的养鱼方式,目前产量约占淡水养鱼的60%以上,具有投资小、收益大、见效快、生产稳定等特点。

(1)面积:一般成鱼池面积为5-10亩,这样易于管理。亲鱼池、鱼苗池、鱼种池以3-5亩为宜。

(2)水深:一般成鱼池水深2-3米。北方的越冬池以严寒最厚冰层以下15-2米为宜。鱼苗池、孵化池水深为10-15米为宜。鱼种池一般要求水深15-20米。

(3)水质:水源充沛、水质良好是养鱼的根本条件。

(4)底质的要求:池塘底质更好是壤土,砂壤土,其次是黏土。

3、放养前的准备工作

休整池塘,清除池底杂草、杂质、平整池塘。

(1)清塘消毒

①土法清塘:即冬季排干水,通过池底冻结、干燥和爆晒来清除敌害,改良底质。

②药物清塘:可使用生石灰或漂白粉。

(2)注水和培育水质

池塘消毒后,待药物毒性消失,即可住新水,在鱼种放养前7-10天,既投基肥,培育水质。

4、鱼种放养

放养大规格鱼种是池塘养鱼的一项高产措施。大规格鱼种具有抗病力强,成活率高,生长迅速的特点。在池塘饲养条件下,草鱼一般放养体重025公斤的鱼种,经过4个月饲养到秋季可达规格05-075公斤,如放养05-075公斤的可长到10-15公斤。鲢鳙鱼一般放一龄鱼种,12-18厘米规格,到出塘可达05-075公斤。其他鱼如鲤鱼、鲫和团头鲂都放养一龄鱼种,密度偏稀一些,规格为12-14厘米左右,经过几个月的饲养,鲤鱼可达规格05公斤,团头鲂150-350克,鲫鱼100克以上。

5、高产放养模式

各地根据多年养殖经验,经过科学总结,制订了许多放养模式,在此不一一列举。在此仅介绍80:20放养技术。

(1)用上述标准 *** 准备池塘。

(2)将规格均匀一致的能摄食颗粒饲料的鱼类(如鲫鱼)的鱼种和规格比较均匀的滤食性鱼种(如鲢鱼))放入已准备好的池塘中,大致分别占总产量的80%和20%。

(3)以一种营养完全、物理性状好的颗粒饲料,按规定的计划和 *** 饲喂80%的鱼类。

(4)在整个养殖周期中,始终将池塘水质维持在一个不会引起鱼类应激反应的水平。

(5)在收获时,主养鱼(80%)的个体应大小均匀、达到上市规格。

6、鱼种放养密度

各地使用的放养密度应根据池塘条件因地制宜。对于首次采用80:20池塘养鱼技术的殖者,每亩水面收获时主养鱼的重量不超过以下的 *** :

(1)在增氧受限制、不能冲水的池塘,其鱼重量定为167公斤。

(2)在增氧不受限制、冲水受限制的池塘,其鱼重量定为267公斤。

(3)在增氧和冲水均不受限制的池塘,其鱼重量定为400公斤。

(4)连同配养鱼20%的重量,a、b、c三类池塘的总产鱼重量分别为209公斤、333公斤和400公斤。

(5)若希望出塘平均规格为500克,则a、b、c三类池塘放养鱼总数量分别为418尾、666尾和800尾。其中主养鱼占80%,配养鱼养鱼占20%。

7、池塘养鱼的饲养管理

好的管理是养殖成功的重要因素。养殖的最终目的是获得更大的利润。更大的利润是通过维持生产成本与鱼种的质量和数量、饲料的质量和投喂量、环境质量之间的平衡来取得的。科学的饲养管理具体可概括为以下七个方面:

(1)经常巡塘,观察池塘中鱼群动态,每天早、中、晚巡塘,黎明前观察鱼类有无浮头现象,浮头的程度如何;日间可结合投饵和测水温等工作,检查鱼活动和吃食情况。在高温季节,天气突变时,鱼类易发生严重浮头,还应在半夜前后巡塘,以及时制止严重浮头,防止泛池。

(2)除草去污,保持水质清新和池塘环境卫生,及时防除病害。

(3)掌握池塘注排水,保持适当水量,防涝抗旱,防止逃鱼,根据情况,10-15天注水一次,以补充蒸发消耗,使鱼类有充裕舒适的活动空间和良好的生活环境。

(4)根据天、水温、季节、水质、鱼类生长和吃食情况,确定投饵量,及时做好防病工作。

(5)做好全年饲料、肥料需求量预算和分配。

(6)合理使用增氧机,投饵机等渔业机械,搞好维修保养和用电。

(7)注意市场行情,及时安排出塘,有条件的地方可搞好轮捕轮放。

缩骨鳙鱼,又叫缩骨花鲢鱼、缩骨胖头鱼、缩骨大头鱼、黑鲢,硬骨鱼纲、鲤形目、鲤科。缩骨鳙鱼其鱼身体长为普通鳙鱼的二分之一,头部大,鱼身收缩成像菜刀模样故称缩骨鳙鱼。那么缩骨鳙鱼苗哪里有卖怎么培育缩骨鳙鱼,又叫缩骨花鲢鱼、缩骨胖头鱼、缩骨大头鱼、黑鲢,硬骨鱼纲、鲤形目、鲤科。缩骨鳙鱼其鱼身体长为普通鳙鱼的二分之一,头部大,鱼身收缩成像菜刀模样故称缩骨鳙鱼。那么缩骨鳙鱼苗哪里有卖怎么培育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

一、缩骨鳙鱼苗哪里有卖

下面惠农网小编简单的整理了一些今日缩骨鳙鱼苗价格:广东佛山市顺德区缩骨鳙鱼苗1元/尾;广东广州市花都区缩骨鳙鱼苗06元/尾;广东佛山市南海区缩骨鳙鱼苗06元/尾;广西南宁市江南区缩骨鳙鱼苗017元/尾等,以上价格仅供参考,缩骨鳙鱼苗价格会根据地区、时间、季节、市场行情等的不同或有上下浮动。一般缩骨鳙鱼苗在一些水产市场上都有,想要购买缩骨鳙鱼苗的朋友,也可以在惠农网上购买。

二、缩骨鳙鱼苗怎么培育

1、利用电击、静水压等物理 *** 来诱导正常的大头鱼鱼苗产生变异。在外界 *** 的作用下,鱼苗发生变异的频率会大大增加,比自然选育的速度快了不少。

2、用针刺鱼苗的脊骨,使鱼苗的脊椎和神经系统遭到破坏,这样一来鱼苗身体的后半部分就会停止发育,进而达到形态变异的效果。

3、在受精卵期间进行技术操作,这种方式的成功率只有5%左右,而且技术含量和成本都很高,并不是主流的培育方式。

三、缩骨鳙鱼的特点

缩骨鳙鱼有自然环境生成、特殊低温物理处理、人工药物处理等 *** 获得,自然环境生成不可控制获得数量极少,药物、人工挑跟则生长较慢或存在食品安全问题。

而使用鳙鱼苗特亚低温物理处理再培育技术缩骨处理 *** 处理较安全,不存在药物残留和影响正常生长,由于使用物理 *** 处理使得鱼身生成特定的长度可以自由裁量,可以控制到最合适的体型,体型一般以同样体重鱼身较短,鱼肚下坠的为更佳。

以上就是缩骨鳙鱼苗的介绍,从外形看,缩骨鳙鱼比普通鳙鱼鱼身体长较短而肥壮,侧扁,头部大而宽,头长约为体长的1/25至1/3。缩骨大头鱼的出现高度迎合了消费市场,堪称为剁椒鱼头“量身定制”的新品种,很受国内市场的认可。

备注:以上农产品价格信息来源于惠农网用户产地大宗批发报价(非市场零售价),数据仅供参考。

      1、在水质清洁且水源充足的地方修建池塘,且池塘的面积以4-8亩为宜。2、放干池塘中的清水,让其被阳光暴晒1-2天,再往土壤中施加尿素和腐熟的鸡鸭粪便,提高土壤肥力。3、大头鱼需要每天投喂2次,可以在早上7-8点和傍晚6-7点进行,每隔1个月就要向池塘中泼洒1次生石灰水,消灭池塘中的病菌。

一、养殖大头鱼怎样快速生长

      1、大头鱼喜欢生活在干净的清水中,所以养殖大头鱼时,一定要在水质清洁且水源充足的地方修建池塘。池塘的面积为4-8亩,这样有利于大头鱼活动,池塘的高度为3-35米,水深为2-25米左右。

      2、养殖大头鱼之前,要先放干池塘中的清水,让其被阳光暴晒1-2天,再往池塘里面施加尿素和腐熟鸡鸭粪便。这样能提高池塘土壤的肥力,使水质更为肥沃,促进微生物繁殖,同时也可以在池塘里栽种水草等水生植物。

      3、大头鱼需要每天投喂2次,可以在早上7-8点和下午6-7点进行,这样能保证大头鱼食物充足。投喂时要给大头鱼提供鱼粉、豆粕、菜饼、麸皮、玉米饼等物质混合配制的饲料,这样可以使大头鱼营养均衡。

      4、在养殖的过程中需要每隔1个月向池塘中泼洒1次生石灰水,这样能消灭池塘中的病菌和寄生虫,降低大头鱼染病几率。并且要每隔2-3个月更换一次清水,每次换水量不能超过1/3,以免大头鱼发育不良。

二、大头鱼养殖技术

      1、大头鱼的活动范围比较广,所以在放养大头鱼之前,一定要准备比较大的鱼池,大约为4-8亩左右,水深一般为15米到2米左右。在放养之前,可以适当的施肥,让大头鱼更容易存活。

      2、大头鱼放养的时间约为为5-6月,放养时可以采用混养的方式,这样不仅能节约环境使用率,并且水体的利用率也会提高。大头鱼与其他鱼类的习性不同,所以对外界的环境要求也不一样,混养的方式可以充分发挥出各种鱼类的不同需求。

      3、大头鱼的食物主要是浮游生物,一般池水肥沃之后,浮游生物就会多起来。在夏花放养之后,要定时定量的给大头鱼施绿肥和熟粪肥,保持水质一直呈现褐绿色。投放饵料的时候也要保持定位定质,这样能有效提高饵料使用率。

      4、每天都要观察水的颜色和鱼的动态,把周围的水草杂物清除干净,大头鱼进食的食台要消毒,保持卫生和清洁,以免大头鱼生病感染。同时还要做好防逃、防盗的这些防护工作,帮助大头鱼铲除敌害,预防鱼病。

      5、到了秋冬季节,水温会逐渐下降,这时大头鱼一般不会进食,一定要把鱼捞出来放到更深的鱼塘里过冬。要注意在捞出大头鱼之前的一个星期都不要给它投放食物,而且拉网时一定要选择一个好的天气,避免鱼受伤,或者发生水霉病。

1、养殖模式

传统的鲢、鳙鱼搭配比例是3:1,也就是3鲢带1鳙,分别是75%和25%。根据生产实践,鲢鳙鱼的放养结构中,鳙鱼的比例小于20%或鲢鱼的比例大于80%,鳙鱼的生长速度都较快,当鲢的放养比例在20%—80%之间时会抑制鳙鱼的生长速度。鳙鱼作为主养鱼时应少量的搭配或不放养鲢鱼。 

2、苗种放养

以往湖泊、水库鳙鱼的放养规格一般是132㎝左右大规格鱼种,在现代技术条件下,要求015—05公斤/尾甚至10kg大规格鱼种。

放养时间:应选择在水温5~10℃的冬季或初春时进行。此时有利于鱼种的高密度运输,可以减轻运输中的伤亡;鱼种和凶猛鱼类的活动能力减弱,凶猛鱼类对放养鱼种的危害也相对减轻。

放养地点:应选择在水库上游水浅、避风、向阳的肥沃库湾处。这样,远离水库下游的溢洪道、泄洪洞,放养鱼种的逃逸机会可以减少,对大水面环境的适应时间可以缩短,生长可以加快,存活率可得到提高。

放养天气:应选择在风和日丽的日子,不要在刮大风、下雪、结冰的日子放养。

检疫与消毒:鱼种放养入库前必须进行鱼病检疫和鱼种消毒。严禁放养带有传染病的鱼种入库。

精心操作:经长途运输的鱼种运到水库后,应先用库水缓缓加进装鱼容器中,待容器内水温与库水温差不大时,再将鱼种慢慢地投放入库。鱼种放库后,放养人员还应站在库边或船上,用船桨轻轻地搅动库水,缓缓地驱赶鱼种游向大水面。 

3、水质调控

调节水质有三大功能:

一是改良水质。微生态制剂中的有益菌进入水体后,发挥其氧化、氨化、反硝化、解磷、硫化、固氮等作用,迅速分解养殖动物的排泄物、残存饲料、动物残骸等有机物,有效降低了水体氨氮和亚硝酸盐浓度;

二是有机物分解后的盐类为单细胞藻类生长繁殖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单胞藻类生长繁殖提供营养,而单胞藻类的光合作用又为有机物的氧化分解及养殖生物的呼吸提供了溶解氧,

构成一个良性的生态循环,维持和营造了良好的水质条件,能够长期保持水质的稳定,达到水肥、稳定从而有利于养殖对象健康生长。同时也可使养殖水体中的浮游动物、有益藻类增多,扩大饵料来源,降低生产成本。

三是防病。养殖水体中施放了微生态制剂的有益菌,其不仅竞争排斥病原菌,维护水中微生态菌群的生态平衡,避免水生生物遭受致病菌的侵袭而发病,而且还可以产生含有抗菌物质和多种免疫促进因子,活化机体的免疫系统,强化机体的反激反应,增强抵抗疾病的能力和提高存活率。 

食料使用

食性分析

过去在天然环境的低水平养殖条件下,鳙鱼主要以浮游动物为食。根据对鳙鱼的食性研究表明,必须提供大量的有机肥来培养大型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及腐殖质,在水体缺乏大型浮游生物时,

把有机肥中的腐殖质作为花鲢的主要饵料。而在肥水条件下浮游生物主要是个体大于50微米的直链硅藻、甲藻、隐藻、大型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等种类,正好是鳙鱼的滤食对象。 

肥料使用

原理:通过向水库、湖泊等大水面投放有机肥料、无机肥料及生物复合肥料等,增加水体中的氮、磷等主要营养元素和其它元素的含量,提高水体的初级生产力,提高鳙鱼的产量。

渔业上最早使用的肥料是原始有机肥,如粪肥、堆肥,后来使用无机肥化肥。原始有机肥营养全面,有效成分低,肥效缓慢,限制鱼产量。无机肥有效成分含量高,肥效短,成分单一,主要培养小型绿藻和蓝藻,利于鲢的生长,对鳙鱼养殖效果不理想。

将传统有机肥经过现代生物技术分解与无机肥适量地混合制成的现代渔用生物有机肥,除含大量的氮、磷、碳等常量元素外,还含有均衡的微量元素,大量腐殖质、肽类、有益菌、肥效增强剂等。有能肥水、改水、控水的功效。

也特别适合培养大型藻类、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等鳙鱼喜食的浮游生物,为鳙鱼的高产养殖提供了物质基础。

扩展资料

生活习性

1、食性

水中大量生长的浮游生物。食物的主要组成是轮虫、甲壳动物的枝角类,也包括多种藻类。从个体数量上看,藻类往往多于动物性食物。但从体积上来看,动物性食物仍占主要成分。

2、生长

长江鳙鱼体长的生长速度快于珠江,原因是虽然珠江适温期比长江要多2个月,但浮游生物的平均生物量显著少于长江。而在人工施肥的池塘,鳙鱼的生长情况,则依各地的气候及水中饵料的生物丰度而有较大的差异。

3、繁殖

在自然条件下,鳙鱼与其他家鱼一样,其性腺在静水中可以发育,但卵子成熟却需要江河水环境和水位上涨等生态条件。

在长江的干、支流中,每年4月下旬至7月上旬,当流域内降雨汇集干流造成水位上涨、水温达到18℃时,亲鱼在溯流过程中性腺迅速成熟,由IV期转入V期即行产卵和受精,鱼卵受精后顺水漂流发育,孵化成鱼苗。

据调查,鳙鱼成熟年龄,珠江流域为3—4年,长江流域为4—5年。鳙鱼的怀卵量较大,成熟系数一般在20%左右,相对怀卵量在110—160粒/g体重之间,绝对怀卵量随着体重的增长而增加,成正相关。

-鳙鱼

-鳙